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代表了19世纪后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托马斯·哈代以其长篇小说闻名于世,但他的短篇小说也同样具有卓越的文学地位,《儿子的否决权》就是哈代的“乡村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故事讲述了女主人索菲从少女时代便成为当地牧师家的女佣,牧师的妻子去世后,出于对牧师愚钝的敬慕之情,索菲毅然放弃了深爱着自己的情人山姆,随即嫁给了与自己社会地位极为悬殊的上流社会的牧师,但索菲的悲剧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十四年后,留下了一大笔遗产的牧师去世,忧郁的索菲再次想起了年轻时代的情人山姆,并动了与之结合的念头。不料索菲此举遭到了儿子的坚决反对,虽几经波折,并未如愿。无法摆脱儿子束缚的索菲抑郁而终。通过对索菲短短几十年悲剧生活的描写,哈代再现了一幅悲悯凄凉的图景,让读者不禁对女性的命运进行思考。通过小说中的重要历史背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阶级、道德伦理观及女性生存环境,本篇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对索菲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了剖析。结合镜像理论和悲剧理论分析小说中索菲的形象及悲剧命运是该论文的创新点。本篇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作家及作品介绍,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领域和目的。同时将国内外对《儿子的否决权》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对比性概述,突出强调了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雅克·拉康及其镜像理论包括其理论演变,镜像理论的三个阶段以及自我建构与他者侵凌的关系;对于悲剧理论的论述主要从其产生的根源、发展历程、存在的原因、本质和主要特点以及从古至今著名的悲剧理论家对于悲剧的阐释入手进行介绍。第三章主要结合镜像理论分析索菲的人物形象。详细介绍了女主人公索菲作为女佣的性格特点以及嫁给牧师之后如何竭尽全力地维护她的“美丽小女人”的形象。索菲想象着通过嫁给牧师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一面新的镜子,她虚空的自我认同机制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从而导致了主体的分裂,而主体的认同与他者的塑造密不可分。索菲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源于索菲自身的虚空性,另一方面受小说中“他者”的影响。第四章从悲剧理论角度分析索菲的悲剧命运。其命运既源于对有限性的认识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此外,索菲的悲剧也提示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女性应从中吸取教训。第五章即最后一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得出索菲的悲剧命运受自身自我认同机制及他者影响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宗教环境息息相关的结论。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婚姻以及宗教的虚伪性,提出了现代女性经济独立尤其是精神独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