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语作为一种在空间中架构的视觉语言,它的语言要素都是与空间特性紧密相联的,如形状、位置、方向、运动等。手势动词的运动方向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可以表示手势动词与论元的一致关系。中国手语中的动词具有方向性表达,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都可以使用方向,但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我们提出两类动词语义特征:能动性与空间移动性。动词的方向性决定于这两类语义特征的相互关系,根据两类语义特征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四类动词:A类兼具能动性与空间移动,B类只具有能动性,而不具有空间移动,C类只具有空间移动,而不具有能动性,D类既不具有能动性,也不具有空间移动。据此我们认为中国手语中存在这样四类动词:A类双向动词(double-directional verbs),B类一致动词(agreement verbs),C类动词空间动词(spatial verbs),D类简单动词(plainverbs);D类动词为无方向动词,其余A、B、C三类动词则是方向动词。动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决定了动词的小类,也决定了动词与论元的各种关系,即句法关系。中国手语中的简单动词没有方向变化,因此从表面看它通过语序来表示与论元之间的关系,但实际话语中打手势者的面部朝向、身体朝向也起到表明论元的作用;一致动词通过手势动词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来表示旋事和受事,空间动词的起点和终点表示来源和目标;而双向动词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既可以用来表示施事和与事,也可以表示受事发生位移的来源和目标。手语的视觉空间特性决定了它更多采用与我们的空间认知相似的方式构成语言,而不同于有声语言在时间线上的排列。但两类语言都应具有表达一致关系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多采用语序表示动词与论元的一致关系,是时间线上的方向。我们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给予类动词、索取类动词和放置类动词及三类动词可以进入的格式,讨论了不同动词之间方向性的差异。我们认为进入“把”字句的动词要同时具有能动性和空间移动,动词仅具有两者之一都不能进入“把”字句。现代汉语与中国手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但都能够用能动性和空间移动性来解释动词的类别及其与论元的一致关系,当动词兼有两种语义特征时,中国手语倾向于将空间移动的方向作为动词运动的方向,而现代汉语倾向于选择能动性的方向,但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句法结构可以为我们揭示出空间移动的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手语也受到现代汉语能动性的影响,一些动词的运动方向倾向于能动性的方向。第四章我们讨论了与动词相关的及物性问题,动名同形问题,并从词法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动词中出现的类标记现象,以及单、双手对手势动词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