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大分子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平台中的应用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作为现代分析方法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荧光和电化学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样品消耗少、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已经在环境保护、食品监测、疾病诊断、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超分子磺酸化杯[6](SCX6)芳烃和水溶性阳离子柱[5]芳烃(CP5)的超分子识别作用,还原石墨烯(RGO)纳米材料良好的导电性和贵金属铂钯纳米合金较强的电催化活性,制备了 SCX6@RGO、PtPd-CP5@RGO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卵清白蛋白(OVA)的稳定作用,金纳米颗粒(AuNPs)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备出了金纳米簇(OVA-AuNPs)。并利用以上制备出的材料对白藜芦醇(RES)、日落黄(SY)、双酚A(BPA)和氢氰根离子(CN-)进行检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湿法制备SCX6和RGO的复合材料,基于SCX6对RES的分子识别作用,以染料罗丹明B(RhB)/罗丹明123(R123)作为荧光探针,SCX6与RGO的复合物作为荧光猝灭剂,建立了灵敏检测RES的荧光传感器。该荧光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以RhB为荧光探针):2.0-20.0 μM和20.0-40.0 μM,检出限为:0.47 μM;以R123为荧光探针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0-12.0 μM和12.0-20.0 μM,检出限为:0.56 μM。(2)通过一种加热回流的方法制备CP5和RGO的复合材料(CP5@RGO),常温下利用还原剂NaBH4还原Pt4+、Pd2+,制备PtPd-CP5@RGO纳米复合材料,基于Pt、Pd纳米合金的双重催化和主体分子(CP5)对客体分子(BPA)的识别作用,研究了其对BPA的电催化行为和检测性能。该电化学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5.0μM和 5.0-1000.0μM,检出限为:0.003 μM。(3)采用葫芦[7]脲-木犀草素/EGCG做荧光分子探针,SY为分析物,构建了一种在水溶液中检测SY的荧光传感器。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分子探针和分析物在CB[7]疏水空腔内的竞争实验,利用分子模拟验证主客体之间的包合作用。以Luteolin为探针的线性范围为:0.5-10.0 μM和10.0-50.0 μM,检出限为:0.12 μM。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探针线性范围为:2.0-30.0 μM和 30.0-50.0 μM,检出限为:0.45 μM。(4)利用OVA稳定金纳米颗粒,在37℃恒温水浴,不同pH条件下合成了能发蓝光和红光的金纳米簇,并利用发红光的金纳米簇检测湖水中的氢氰根(CN-)。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10.0μM 和10.0-400.0 μM,检出限为:0.13 μM。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我院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20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输液等待时间
病例 男,4岁。因腹部疼痛,下痢脓血,伴里急后重,解便次数增多于2009年4月13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查大便常规见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见沙门氏菌。中医诊断为"湿热痢",前医予以白
背景与目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种族、同一种族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均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实质上主要源于他们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