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目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包括一代测序、Taqman探针qPCR、DNA芯片等,针对这类技术存在研发及检测成本高、周期长、结果易出现假阳性的局限性,Li等创建了通用探针为基础的中间引物引发的qPCR(UPIP-qPCR)技术。本研究的目的为开发基于UPIP-qPCR技术的耳聋相关SNP检测试剂盒。2.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SNP或拷贝数变异(CNV)引起,CNV的突变率远高于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目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包括一代测序、Taqman探针qPCR、DNA芯片等,针对这类技术存在研发及检测成本高、周期长、结果易出现假阳性的局限性,Li等创建了通用探针为基础的中间引物引发的qPCR(UPIP-qPCR)技术。本研究的目的为开发基于UPIP-qPCR技术的耳聋相关SNP检测试剂盒。2.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SNP或拷贝数变异(CNV)引起,CNV的突变率远高于SNP,核酸定量检测基因组的CNV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利用UPIP-qPCR技术检测肿瘤(乳腺癌、肺癌)相关代谢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同工酶M1、T1(GSTM1、GSTT1)的CNV,对此技术的可行性、灵敏度、分辨率进行分析,并探讨该技术在不同组织样本(肿瘤细胞、肿瘤组织)及大样本中的通用性。方法1.本实验首先以健康人外周血DNA作为模板,选取中国人群中常见的耳聋SNP突变位点为候选SNPs,分别设计UPIP-qPCR特异性引物和金标准Sanger测序的引物,利用UPIP-qPCR技术与Sanger测序同时对比检测,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继而以构建的标准品样本(野生纯合、突变杂合和突变纯合)为模板,利用UPIP-qPCR技术,对耳聋相关SNP位点进行分型验证,证明试剂盒中引物的有效性。2.设计目的基因(GSTM1、GSTT1)及内参基因(GAPDH)的UPIP-qPCR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CNV检测金标准)的qPCR引物,以正常人外周血DNA为模板,通过绝对定量的方法求得DNA样品中基因拷贝数。利用UPIP-qPCR技术对GSTM1基因在不同浓度下进行灵敏度检测、在不同拷贝下进行分辨率检测、在大样本以及不同来源样本(肿瘤细胞、肿瘤组织)中进行CNV通用性检测。结果1.基于UPIP-qPCR技术设计的引物在单一和多重反应得到了特异的扩增信号和典型的扩增曲线,显示健康人耳聋基因为野生纯和型,分型结果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通过对标准品的检测,证实该引物和技术可以特异性区分耳聋相关野生纯和型、野生杂合和完全突变型SNP位点。2.UPIP-qPCR与Taqman探针qPCR法(金标准)在健康人目的基因(GSTM1、GSTT1)的拷贝数检测中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证明UPIP-qPCR技术可以检测出人基因组CNV,具有可行性。UPIP-qPCR技术可分辨近似拷贝的最精确倍数为1.1倍的CNV,最高灵敏度在0.01ng/10μL,大样本实验中CNV阳性检出率为100%,符合临床大批量检测的需要。通用性实验中UPIP-qPCR在不同来源样本中都能得到检测出GSTM1的拷贝数。结论1.利用UPIP-qPCR技术可完成对耳聋相关基因位点的SNP分型检测,可开发基于UPIP-qPCR技术的耳聋相关SNP检测试剂盒。2.利用UPIP-qPCR技术开发了CNV检测新方法,其具有高准确性、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在大批量及不同来源肿瘤样本中检测CNV,符合应用于检测肿瘤突变体CNV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外阴癌在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外阴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别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5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是否合并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将患者分为4组,对四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产次、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绝经状态、临床症状(外阴肿物、瘙痒疼痛
目的:评估利用侧前方手术入路和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导致椎体塌陷的患者共47例,其中21例接受了经侧前方入路一期完成对骨折部位前方结构的重建和后方内固定(侧前组),26例接受了经后路椎弓根截骨及后方内固定(截骨组),且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
研究目的:研究表明,下丘脑炎症和肥胖之间有密切关系,抑制下丘脑炎症有助于抵抗肥胖的发生与发展。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具有抑制下丘脑炎症及抵抗肥胖的作用,但是其具体机理尚不明确。外泌体miRNA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猜想可能是n-3PUFAs的增加对小鼠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高糖(high fat high surcose,HFHS)饮食建立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模型,通过与鱼油(fish oil,FO)、亚麻籽油(linseed oil,LO)和葵花籽油(sunflower seed oil,SO)比较,探究檀香籽油(sandalwood seed oil,SSO)对IR的预防作用。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
目的:应用硫酸铜负荷饮食法建立小鼠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模型,旨在探讨褐藻胶(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对WD小鼠基底节豆状核变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昆明小鼠70只,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60只应用硫酸铜负荷饮食法建立小鼠W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D模型50只纳入统计范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只、阳性药对照组10只,低、中
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uman hair follicle mesenchymal stem cell,hHFMSC)来源于毛囊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转导多潜能因子OCT4后,hHFMSC的细胞形态和粘附性发生变化,出现贴壁和悬浮两种亚群,其中悬浮亚群经过一系列造血因子诱导能向红细胞转分化。目的:检测贴壁亚群和悬浮亚群中OCT4的过表达水平,观察细胞形态、骨架、粘附性以及增殖能力的改变,转录组测序分
背景及目的: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双胎妊娠率呈现上升趋势。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的胎儿宫内生长环境更为复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局风险更高。孕期体重增长(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是评估孕期母体及胎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表明,孕期增重异常会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并与母体产后、胎儿出生后的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仅
目的:HDAC9(Histone deacetylase 9)基因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但其在胃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尚未完全揭露。本研究旨在探讨HDAC9在胃癌的表达情况及其是否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影响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1、采用qRT-PCR技术测定3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HDAC9mRNA表达水
目的:本研究独立制备负载塞来昔布的温敏性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探究其机械性能,评价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观察水凝胶对椎间盘局部缺损的修复作用和抗炎功能,以及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壳聚糖、塞来昔布和β-甘油磷酸钠为原料制备负载塞来昔布的温敏性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支架,对其相关物理外观和机械性能进行研究。通过CCK-8、Hoechst染色对测试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通过皮下植入水
目的: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至10.4%,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揭示其具体的分子机制有利于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各种损伤因素导致心肌细胞死亡,进而造成心肌梗死、心率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许多研究表明高糖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死亡,而高血糖被认为是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