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小麦大水大肥的传统种植方式,不仅制约了小麦品质的提升,使其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小麦产品需求,而且致使水资源严重趋紧,并引发地下水污染、土壤沙化、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河北省作为我国小麦的重要主产区,播种面积、单产水平、综合优势常年位居全国前四,并集聚金沙河、今麦郎等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其能否发展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是破解上述问题以实现小麦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然而,小麦绿色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对技术扩散主体及外部环境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更加剧了技术扩散的难度。因此,本研究从系统视角挖掘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难以扩散的深层原因,并构建技术扩散驱动机制以解决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最后一公里问题。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农业技术扩散、农业信息系统及演化博弈理论,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案例以及多元统计、DEMATEL-ISM、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等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分别从宏微观角度评估了河北省小麦绿色生产水平,并提出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系统利益相关群体及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了影响农户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挖掘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难以扩散的原因。再次,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动态演化过程,构建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驱动机制,并通过剖析金沙河合作社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的典型案例,对相关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为:(1)河北省小麦绿色生产水平整体偏低,在小麦主产区中处中游偏下水平。一方面,河北省近10年小麦平均化肥施用强度高达450.56kg/hm2;小麦农药施用强度减量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2%;小麦灌溉用水量虽比2014年下降了 1 8.4%,但平均每年因小麦灌溉超采地下水4.61亿m3。另一方面,除秸秆还田技术外,产前、产中的小麦绿色生产技术平均采纳率仅为34.01%。关注产后绿色仓储技术的农户仅占24.77%,采纳率低至4.82%。(2)河北省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存在技术研发难度大、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产业结合度低、价格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环保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欠缺等问题。(3)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涉及主导群种(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关键群种(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及支持群种(消费者、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农业管理部门),并与特定的自然、社会、政府、市场环境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且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4)农户作为关键群种,其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是最显著的原因因素与深层根源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属于最大的结果因素与直接驱动因素;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投入成本、户主风险态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绿色生产技术预期收益、技术推广信息质量、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属于关键因素,其中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投入成本是最为关键因素。(5)农户、政府部门及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间存在明显的博弈关系。降低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成本,提高预期收益能显著提升采纳技术农户比例;小麦绿色生产监督成本的降低可促进政府部门对绿色生产的管控;显著提高农业企业不分配绿色收益的罚金,并使其大于农户订单违约成本,可激励农业企业带动农户采纳技术。(6)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动态演化结果表明,科研水平及产学研合作力度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小麦绿色生产技术综合优势;认证追踪体系对技术推广服务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麦农受教育程度提高能提升其绿色生产技术吸收能力;政府及金融服务组织在资金政策支持上适度向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倾斜能显著加速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进程。为此,要重点从技术研发激励、绿色认证与追溯、农民培育、政府投入、金融支持五大驱动极构建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驱动机制。(7)影响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的环境因素中,价格满意度、小麦绿色生产培训质量、农户与合作社利益联结关系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绿色生产监督水平显著负作用于绿色生产技术应用。为此,金沙河合作社通过构建多股权联盟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六统一”专业化产销服务及关键环节追踪监管,依托新媒体创新技术示范与社会网络融合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推动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是小麦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扩散问题结合,基于系统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动态演化过程,解析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的重要驱动极。(2)集成DEMATEL-ISM方法分析了农户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间的影响程度和逻辑关系,识别了原因因素、结果因素、深层根源因素、直接驱动因素,并判别了影响农户小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3)构建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扩散的驱动机制,包括研发激励机制、认证追踪机制、农民培育机制、政府投入机制、金融支持机制,从而加快形成“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时”的小麦绿色生产模式,以实现小麦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