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带来了高新科技的享受,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妥善解决的法律问题,3D打印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在接下来的数年将以更廉价、高速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它昭示着一个人人可以“侵权”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相关的三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征、类型和认定标准的研究,阐明了3D打印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并对此项制度的构建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3D打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法律风险。阐明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况、特征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提示了3D打印技术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第二部分阐述了3D打印的专利侵权问题。3D打印和传统的打印复制是有区别的,从实质上来说,3D打印就是制造,所以其可能造成侵权的对象不仅是物品的外观设计,还有可能包括内在结构的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等。如今3D打印设备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产品制造成本已经减少了很多,其制造难度也不似从前,更多消费者都开始加入了制造的行列,随之而来的就是专利侵权案的不断发生。本部分总结了3D打印环境下专利侵权特征和三种专利侵权类型,并对3D打印专利侵权行为认定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专利制度在3D打印环境下的完善给出了三个方面建议。第三部分阐述了3D打印的著作权侵权问题。3D打印能够直接再现三维物体。从技术流程上看,3D打印的原理本身是不会与著作权联系起来的,然而,在技术运用过程中所参照的前提和结果,就有很大的概率会侵犯到他人的著作权。本部分分析了3D打印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原因和类型,对3D打印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第四部分阐述了3D打印的商标权侵权问题。3D打印技术因其特殊的实现过程给商标的运用造成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继而造成了商标侵权风险抑或是不利于商标权的合法行使。本部分分析了3D打印环境下商标权侵权的类型,对3D打印商标权侵权行为认定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商标权制度的完善给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林芙美子(1903-1951)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追随日本国策、协助战争的“笔部队”成员之一。然而,作为日本昭和时代有名的“放浪者”的她是如何成为“战争协力者”的呢?这和她早
本文以湖南省高家村的一起农民上访事件为例,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新阶段农民上访逐步专业化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农民上访走向专业化的内在逻辑。通过梳理历史资料,笔者发现当地在
DS-CDMA是在扩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多址接入方式,但在用户接入数量过载时难以保证高质量的通信性能。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图的DS-CDMA系统。该系统以低密度二分图的形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应将效益作为核心内容,通过效益实现成本目标,这是成本控制及管理的关键。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及管理中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材料管理
唐景崧(1842-1903),字維卿,廣西桂林灌陽縣新街鄉江口村人,少有大志,勤學才優。同治乙丑年(1865)年進士,入庶常館學習三年後授吏部主事。光緒八年(1882),法國侵佔越南,伺機侵犯我國
<正>波希米亚一词让人联想到的自由不羁的生活方式是对遥远异域的美丽误读。波希米亚(Bohemia)似乎给人几分神秘、遥远和带着邪气的美感,像飘浮在吉普赛社区、巴黎蒙玛特、云
新刑诉法对辩护制度特别是对辩护人保障性权利的完善引发了从程序视角对律师伪证罪进行规制的新思考。实践中律师不当执业行为的存在和律师伪证罪异化的趋势要求对律师伪证罪
近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历史中的重要部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篇论文旨在研究近代时期日本在所占据区域——台湾与长春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两地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关联性
童话富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对于小学语文童话的研究日益增多,角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审
自1978年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它的众多存在形式中占最为重要地位的就是家族式公司企业作为其经济发展主体的形式,类似家族式的公司企业其本身的经济发展形式自然也就逐渐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