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1894)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1915)外部形态极其相似,为近缘种,是茶园中主要的食叶性害虫。由于两近缘种的外部形态和食性十分相近,长期以来一直将两近缘种作为一个种来认识,造成现有的多数有关茶尺蠖在生物学特性、性信息素组分及病毒种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以明确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同时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别对浙江省和全国范围内的茶尺蠖种群进行鉴定,明确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为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两近缘种各发育阶段在体长、体重、发育历期及种群增长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两近缘种在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以高龄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体长体重差异明显,灰茶尺蛾均显著高于小茶尺蠖;(2)灰茶尺蛾的全世代发育历期为36.6天,极显著短于小茶尺蠖39.7天的发育历期;(3)灰茶尺蛾的世代存活率为0.60、种群增长指数为58.1,而小茶尺蠖分别为0.28和24.9,灰茶尺蛾均极显著高于小茶尺蠖。分析认为灰茶尺蛾比小茶尺蠖具有较大的虫体、较快的发育速率和较强的繁殖能力。2.利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省17个地点茶园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在该省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个采集地点中,11个地点的采集样品全部为灰茶尺蛾;3个地点(安吉、余杭和龙坞)采集的样品全部为小茶尺蠖;3个采集地点为两近缘种的混发区。在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的分布范围较广,广泛分布在除湖州、嘉兴外的各市县;小茶尺蠖的分布范围较窄,仅在杭州和湖州有分布。3.采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11个产茶省19个采集点采集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两近缘种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特点。结果表明:19个采集地点中,11个采集点的样品只检测出了灰茶尺蛾;3个地点(湖州、余杭和无锡)的样品只检测出了小茶尺蠖;5个采集点(茶叶所、临安、富阳、十字镇和溧阳)为混发区。分析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灰茶尺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产茶省,小茶尺蠖仅分布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且检测到的两个单一种群被两近缘种的混发区以带状形式而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