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就业问题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村劳动力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对于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来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问题,解决好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而探究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所以本研究以新疆沙湾县为例,通过对沙湾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特征进行调查,试图厘清约束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因素,找出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疆城乡协调发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第一手的经验数据。本研究在充分考察新疆沙湾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规范分析法,从农村劳动力视角,根据已有的推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经济理论进一步明确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理论支撑。采用规范分析、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通过应用沙湾县统计数据及16个村庄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深入访谈资料,分析沙湾县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就业选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多分类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选择、就业区域选择、就业渠道选择的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土地转出后农村劳动力视角找出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通过研究得到主要结论:(1)沙湾县土地转出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有效技能培训不足、组织化程度较低、就业空间不足等问题;(2)就业行业层面: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民族、教育程度、健康程度、负担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所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年龄因素对就业行业选择有弱影响;(3)就业区域层面:在客观因素中,性别、教育程度、健康程度、照料程度土地流转期限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区域选择有显著影响,民族、家庭人均年收入、所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区域选择有弱影响;主观因素均对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有不同程度影响;(4)就业渠道层面:年龄、教育程度、夫妻一起工作、健康程度、亲戚任职干部、工作经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选择有显著影响,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因素有弱影响。为促进沙湾县土地转出后的农村劳动力有效就业,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二是发展区域环境,拓展就业空间;三是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
其他文献
河北承德从玉绿野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于2008年初,是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州从玉菜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德绿野农业产品综合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单位社员、相关种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是不能回避的吐会现实和自然规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注老龄问题,是政府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也为养老地产的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文中首先介绍什么是竣工决算以及其主要内容,提出影响工程结算的因素,然后针对产生问题总结了竣工结算应做好的几项工作建议,最后强调了应加强竣工决算管理。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传统的教学思想逐渐被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所取代,目前,研究性教学普遍的应用到了病理学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今年9月29日,安徽省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辉隆农资集团与毗邻南京的安徽省全椒县政府签订协议,转租该县八波村土地16000余亩,实行规模化集中种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所谓情感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对事物所持有的主观态度和相应体验,同样在心理学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与人的意志、兴趣以及性格等一样,情感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在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
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但矿产资源开发中,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充填工艺是矿山开发的主要工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传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特种设备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愈加剧烈,使得企业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由于特种设备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
作为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每一个都应该有责任,都有义务来积极参与和推动环保事业,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