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检测NSCL/P患者和正常人体中MSX1基因表达情况变化和基因突变位点2.分析MSX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后端和3′端部分非编码区的基因突变与中国山西部分人群NSCL/P发病相关性方法:1.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集30例NSCL/P患者口腔裂隙处粘膜和30例正常人口腔粘膜做为对照组,用液氮迅速冷冻组织标本,采用TAKARA公司提供的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基因组RNA。2.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从组织中提取出的RNA为模板,根据中心法则的补充理论,反转录PCR扩增产物,通过紫外成像系统记录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对扩增出来的产物进行测序,测定MSX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后端和3′端部分非编码区的基因序列,对每个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所提供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变异碱基位点并进行定位,计算每个变异位点的频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每个变异位点基因的频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1.对MSX1基因表达水平研究发现,NSCL/P组中MSX1基因的表达水平(29.73±19.729)低于正常对照组(41.97±26.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5)。2.MSX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后端和3′端部分非编码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比较测序结果后,显示有5个位点的变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包括X17(TT/TC886)P=0.000<0.05,X25(AA/AT904)P=0.000<0.05,X26(GG/GA912)P=0.002<0.05,X29(GG/GA1389)P=0.011<0.05,X30(GG/GAA1389)P=0.000<0.05。单因素分析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采用年龄对照1:1配对分组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AA/AT904,GG/GAA1389的B值分别是-3.738,-22.181。结论:MSX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后端和3′端部分非编码区的基因突变与中国山西部分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