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音乐化小说《海浪》的音乐特征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伟大的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上,伍尔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既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身为小说家,她有不下9本小说,在评论家中引起轰动。有关伍尔夫本人和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然而,其小说的音乐这一显著特征尚未被充分认识。涉及研究她的小说音乐性的研究论文屈指可数,专著也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助于我们认识伍尔夫小说音乐性的方式。其二,有助于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小说和音乐的关系。其三,有助于我们从中窥视小说未来发展的可能空间。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伍尔夫使其小说《海浪》音乐化的方式。论文首先探讨了音乐曲式在伍尔夫音乐化小说的应用,然后对文本中的主导动机进行了细致探讨,剖析涉及音乐的内容在小说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海浪》的音乐化语言。论文由引论,五章正文和结语组成。引论首先介绍伍尔夫本人和国外评论界对《海浪》的研究以及本文研究伍尔夫小说音乐性的意义所在。第一章引论介绍了伍尔夫本人及作品。第二章主要介绍音乐化小说的历史以及伍尔夫在音乐化小说上的实践。第三章讨论了《海浪》的交响乐式结构,为了达到交响乐式的效果,伍尔夫同时使用了序曲化的引子,复调式声音和奏鸣曲式内部形式。《海浪》9个序曲式的斜体引子与正文六个人物的生活形成对应,成为了这部生命交响乐的序曲。复调式的叙述使不同人物的意识互相交叉、渗透、并行发展,给人一种同时性的感觉。小说交响乐式的结构还运用了音乐作品中的奏鸣曲式,赋予了小说整体上的对称和美感,有助于表现其对立统一的生与死的复杂主题。第四章分析主导动机在《海浪》中的应用。主导动机是音乐术语。主导动机在《海浪》可以分为两类:人物主导动机和主题主导动机。主导动机的频繁出现不仅创造出循环往复的气氛,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典型、更丰满。同时也使主题得到了统一。第五章论述《海浪》中的音乐性内容。音乐性内容被伍尔夫用来营造文本所需的气氛,或用以刻画人物。第六章论述其音乐化语言在《海浪》中的体现。通过把握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以及使用语言的重复,伍尔夫赋予了小说以音乐化的节奏之美与和谐。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表明在小说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伍尔夫借鉴音乐的曲式、主导动机、音乐性内容、重复、节奏和韵式等,赋予小说以新意,探索了小说借鉴音乐的发展空间。她为赋予小说音乐性所付诸的努力预示了小说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电影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影视翻译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但作为影视
近些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和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等领域相结合,引进了意识,注意,记忆等认知心理学概念来解释一些语言现象。Schmidt提出了“注意假设”,认为无意识的学习是不可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传世之作《荆棘鸟》自问世以来引起来极大的轰动,一代的读者都被小说中曲折动人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美丽而严峻的自然环境以及那种神秘悲剧命运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上过得咋样?任务进行得顺利吗?  天宫中的宇航员,此次上天有一项“种菜”的任务。景海鹏和陈冬将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隆基介绍:“选择栽培生菜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这一次在轨时间恰好是30天;二是生菜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