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媒介诞生以来,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微”而不微的新兴网络文化——微文化。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微媒介更是爱不释手,刷微博、发朋友圈等“微”行为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微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给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甚至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微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正确认识微文化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抢占微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应对“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数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微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概念、时代特征入手,分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新问题,带来的新契机、新挑战等,从而尝试探讨怎样应对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怎样充分利用微文化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观点做一梳理,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首先对微文化的产生过程做一梳理、对微文化的内涵做一界定,并指出微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兴起的原因;紧接着概括出基于社交、文化、商业及其他功能形成的几类微文化,以及微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心理构建和资源共享功能。第三部分主要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身思想心理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剖析。第四部分指出了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第五部分如何利用和应对微文化提供依据和启示。第五部分是针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对策研究,包括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构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打造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和加强主、客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本文研究的创新点除研究视角的创新外,还有第二部分中对微文化相关理论的探究,尤其是对微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对微文化的分类,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另外本文的第五部分是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分别从原则、环境、载体、主客体四个方面探讨了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期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口译能力除了受语言水平影响之外,还受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非语言技能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口译课中培养学生非
植物内生真菌是当代微生物资源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对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冷季型禾本科植物共生的麦角菌科epichlo内生真菌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包括偶尔
中学物理开放性试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比传统的封闭性试题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地深入,中学物理开放性试题正引起广泛的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干旱-半干旱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社会适应能力理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人类生态系统角度分解社会适应能力,辨明了社
理论上保险受益人是由指定和法定两种方式产生的。对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后是否有权变更,我国采取直接主义,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对其进行加强和改进是亘古常新之主题,我国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
2002年到2011年这十年来是我国高校扩招最为迅速的时期,导致诸多问题出现,最明显的是就业方面竞争压力过大,许多面临就业的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所以考研人数比率呈直线上升,研究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反应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和发出信号的设备。而且,电力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继
<正>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期刊《国民经济管理》以反映国家经济形势,解释经济运行规律,探究宏观管理方略为主旨。面向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