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情况,并对中医证型与OP的相关性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检测122例RA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及血钙(Ca)、磷(P)、骨钙素N端中分子(OCN-Mid)、碱性磷酸酶(ALP)等骨生化指标,测定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情况,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在RA组分别为31.97%、29.51%,对照组分别为3.33%、3.33%。RA组的腰椎、股骨颈BMD及关节功能Ⅱ、Ⅲ、Ⅳ级,X线表现Ⅱ、Ⅲ、Ⅳ期患者的腰椎BM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而关节功能Ⅰ级、X线表现为Ⅰ期患者BMD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的腰椎、股骨颈BMD与年龄、病程、RF、ESR、CRP、DAS28、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等因素呈负相关。2. RA患者的OCN-Mi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RA患者的OCN-Mid水平与ESR、CRP、DAS28等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等一般因素,RF水平、血Ca等免疫生化指标无相关性。3.证型分布方面,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证和肝肾亏虚证分别占31.15%、15.57%、13.93%、18.03%和21.31%。与其它三种证型相比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P<0.05),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率较高(P<0.01)。五组证型的股骨颈BM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的腰椎BMD较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证型与OCN-Mid、ALP、Ca、P、RF、CCP、ESR、CRP、DAS28等无相关性(P>0.05),与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38、0.314;在不同证型间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的进一步比较中,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多以中晚期的关节功能、X线表现多见,与其它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 RA与OP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在RA的不同中医证型中,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的骨量丢失较其它证型更为严重,OP的发生率更高。3.多见于疾病早期的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以邪毒痹阻为主,肝肾虚损之象不明显,当以解毒清痹为主要治则;中晚期的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邪毒痹阻亦重,而肝肾亏虚程度更为严重,治疗应重视培补肝肾,兼以搜毒通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