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自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汉语和英语散文、杂文等,并逐渐形成自己“幽默”、“闲适”、“性灵”的写作风格。林语堂在翻译上也有较高成就,翻译过许多作品,并撰写了“论翻译”等反映其翻译思想和观点的论文。1936年,林语堂移居美国,开始了英文创作和汉英翻译的生涯,向西方人宣传中国文化。他的作品深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并因《京华烟云》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第三空间”理论(the "third space")是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在他的代表作《文化的定位》中提出的概念。巴巴认为在两种文化接触的地方存在一个“第三空间”,文化间的差异在这个空间内发生作用。这一空间的产物即为文化杂合体,它兼具两种文化的性质。巴巴主张殖民与被殖民的情境彼此杂糅,形成“第三空间”,并因而发展出存在于语言认同和心理机制之间、既矛盾又模糊的新过渡空间。林语堂作为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东方儒道佛文化影响的作家和翻译家,以他为个案研究其“第三空间”的建构以及“第三空间”对其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的影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总的介绍了林语堂的生平,前人对林语堂以及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的研究,以及《浮生六记》的内容和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二章是理论部分,介绍了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以及如何将“第三空间”理论应用于翻译学研究特别是对林语堂这个特别案例的研究;第三、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三章介绍了林语堂东西文化的教育背景,分析了林语堂的“第三空间”是怎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以及在“第三空间”里,林语堂取得了怎样独特的成就;第四章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译本为例,分析了林语堂这位语言大师怎样熟练地驾驭英汉两种文字,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既缩减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陌生感,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译文读者对文化异质的期待;最后一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林语堂的“第三空间”的建构就是在东西文化融合里,努力寻求平衡点,保持其民族文化特性,找出一条综合东西文化之路。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译者有着与林语堂类似的教育背景,所以,对译者的“第三空间”做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有着非常深远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