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论述“三非”人员,即我国公安机关对于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于我国境内的外国人群体的指称。“三非”人员群体在我国确实并广泛的存在着,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维护社会、国边境安全与秩序以及国家安全的巨大隐患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在“三非”问题严重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带,由于特殊复杂的地缘政治、跨境民族、历史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三非”人员管控困难,遣返“回流”现象极为频繁,对地方社会的稳定秩序甚至国家安全造成了影响和威胁。现如今,对于“三非”人员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管控研究,多从国家视角出发,重视分析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边防公安等机构的执法活动,并试图从中发现问题和寻找对策。然而,对于地方社会的现实情况中的区域特殊性兼顾不够。对于边境地区“三非”人员管控多陷于自上而下的被动化管理,而缺乏由社会自身内部发起的由下向上的反应,尤其是深陷“三非”问题当中的边民自身,缺乏对于“三非”人员问题的正确认识,难以同国家的正式管控形成合力。因而,了解地方真实的“三非”人员的现状,“三非”人员对于地方社会的真实影响,以及边民对于“三非”人员的认识对于“三非”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介于此,笔者选择,云南沧源中缅边境地区做个案研究,深入该地旨在考察“三非”人员流动的现状,并分析在特殊地域跨境少数民族边境地区“三非”人员屡禁不止的成因,及国家政策和法律在管理“三非”人员问题当中的运作和影响。此外,本文通过一个现实中的涉及“三非”人员的跨境婚姻案例,一名以“三非”人员身份长达数年的穿梭于中缅边境,打工、居留,通过她的具体行动策略展现了地方社会中“三非”人员的现实状态及在管理“三非”人员的实际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及法律难题。此外,在通过跨境婚姻摆脱了“三非”身份后,该名妇女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新的问题(如生育后代、合法户籍以及公民身份的取得)的涌现,展现了对于彻底解决“三非”问题法律方面的不足及基层治理中的无奈。文章的最后,笔者在个案呈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家法律及地方执法现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在研究的最后部分将“三非”人员的治理管控问题放逐于国家观的视野之下,重申了“三非”人员管控问题对于国边境秩序及安全的意义,并据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和地方在国家安全角度之上的地方角度这两个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