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肝移植手术中不同的肝功能状态为临床研究肝功能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作用提供了三种研究模型,本研究观察罗库溴铵单次静注和连续输注在肝移植手术中的肌松效应,探讨手术不同分期肝功能状态改变与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关系,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肾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等内环境变化可能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0例,ASA分级Ⅲ和Ⅳ级,Child-Pugh分级B和C级,随机分为罗库溴铵单次静注组(Ⅰ组,n=15)和连续输注组(Ⅱ组,n=15)。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前阿托品0.5mg和咪达唑仑5mg肌注,入室后咪达唑仑0.05mg/kg和芬太尼4~6μg/kg静注,患者入睡后启动肌松监测仪(TOF-WATCHSX),采用TOF刺激方式,刺激间隔15秒,连续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依托咪酯、罗库溴铵0.6mg/kg诱导麻醉,T1达最大阻滞时气管插管。Ⅰ组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mg/kg;Ⅱ组T1恢复至25﹪时开始静脉输注罗库溴铵,维持T1为5﹪~10﹪,两组均在关腹时停药。异氟醚和芬太尼维持麻醉。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鼻咽温、心率(HR)、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血气、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重型肝炎患者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使用加温毯和输血输液加温仪等维持体温,根据出血量、尿量及凝血功能补充血制品、胶体和晶体液,合理容量治疗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观察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的下列指标:
(1)罗库溴胺的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时间(停药后T1从10﹪至25﹪的时间);
(2)罗库溴铵的用药量;
(3)手术时间、尿量、出血量、补液量、无肝期时间和尿量;
(4)术中HR、SAP、DAP、MAP、SPAP、DPAP、MPAP、PAWP及CVP的变化;
(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
(6)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的改变;
(7)体温、动脉血气和电解质(PH、PaCO<,2>、HCO<,3>、BE、HB、K<+>、Na<+>、Ca<2+>、Mg<2+>)的变化;
(8)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处理。
结果
(1)Ⅰ组和Ⅱ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尿量、出血量、补液量、无肝期时间及无肝期尿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两种给药方式,罗库溴铵诱导剂量的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和停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I组各次追加量的起效时间和最大抑制程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无肝前期各次追加量作用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无肝期临床作用时间(97.9±26.1)min和新肝期肝动脉开放前第一次给药的作用时间(82.0±20.9)min明显长于无肝前期(65.0±22.2)min,分别延长81.5﹪和39.5﹪,肝动脉开放后给药的作用时间(64.0±16.2)min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
(4)罗库溴铵两种给药方式的用药量没有差别。Ⅰ组和Ⅱ组无肝期及新肝期罗库溴铵的用量分别为(1.61±1.18,2.16±1.23)μg/kg/min和(1.44±0.53,2.01±1.24)μg/kg/min,显著低于无肝前期(5.07±1.01,5.68±1.75)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罗库溴铵两种给药方式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AP及DAP无肝期开始明显下降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新肝早期又明显降低,新肝后期逐渐升至正常;SPAP、DPAP、MPAP、PAWP及CVP在无肝期一直低于无肝前期,新肝期开始后显著增高并逐渐稳定。无肝期HR代偿性增快。
(6)两组之间肝功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都表现为新肝期ALT和AST显著高于无肝前期及无肝期(P<0.01)。
(7)两组之间各时点肾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血尿素氮和肌酐有增高趋势,肌酐清除率有降低趋势;无肝期和新肝期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隐血显著增加(P<0.05,P<0.01)。
(8)经监测和及时处理,无肝期和新肝早期仍然出现高血钾、低血钾、低血钙、酸中毒、低体温、低蛋白血症和血液稀释等内环境紊乱,新肝后期基本平稳。两组间变化规律相似。
结论
(1)肝移植手术中间断和连续两种给药方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以及用药量无差别。
(2)肝移植手术中,移植新肝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屏障功能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受损;无肝期和新肝初期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波动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低体温、低蛋白血症和血液稀释等内环境紊乱。两种用药方式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没有区别。
(3)肝移植手术中,肝脏的功能状态及肝外因素如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等共同影响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无肝前期终末肝病肝功能不全,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长于正常人;无肝期肝缺如状态及肝外因素的显著变化,使得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比无肝前期延长81.5﹪;新肝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以及肝外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作用时间比无肝前期延长39.5﹪,新肝后期随着肝脏动脉化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的稳定,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间断和连续两种给药方式,维持同等程度肌松时无肝期和新肝期罗库溴铵的用药量比无肝前期分别减少62.8﹪与70.3﹪和55.4﹪与59.9﹪。
(4)肝移植手术中应常规进行肌松监测,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