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范区自2010年正式被划入国家级战略规划,十年间,皖江城市带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刺激经济发展,但是也可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基于此,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评价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能力,分析产业承接能力变化情况及各城市间差异,找出障碍因子,提高产业承接能力。让产业承接发挥最大经济效应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分析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承接情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皖江城市带现阶段产业承接经济与环境效应进行计算。结合效应分析结果,将生态能力作为承接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指数模型对2009-2018年皖江城市带承接能力进行时序研究,找出各年份障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2018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空间差异研究,全面评价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能力。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发展建议。研究结论如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因此结合绿色发展理念评价产业承接能力确有必要。整体来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能力在2009-2018年稳步提升,承接外地产业转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产业吸引力是影响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的主要障碍因素。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差异明显,“一轴双核两翼”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落实,合肥、芜湖作为发展双核,承接水平较高,其他的城市承接能力相对较低。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将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找准自身定位,紧密联系长三角及中部地区,更好发挥产业承接经济效应,降低产业承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而提高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能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