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高移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诉求也愈加呈现高端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中职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推进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对人才质量的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课程体系的衔接作为课程实施的顶层设计,是中高职衔接的重中之基。本研究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仅针对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实施保障等方面来研究探索,深入探讨影响、制约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策略和改进措施。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问题是:(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准确的适应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2)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保障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的连续性,连贯性;(3)教学进程安排不科学,理论课和实训课存在脱节现象;(4)教学实施保障部到位,部能充分保障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以及院校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引起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经过科学分析与研究认为:(1)培养目标层次精准化,在中高职两个分阶段培养目标基础上,要有一个总的培养目标,这个总的培养目标对接职业标准;(2)课程设置结构规范化,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结合中高职专业自身体现的特点与属性,制定符合两者共同特点的课程标准,针对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建立相关职业岗位群,通过不同层次知识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实现各个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尽快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教学进程安排合理化,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即使已经进入了高职院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但是大多数都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入学需求,因此应制定中高职各阶段合理化的相关联的教学进程;(4)教学实施保障系统化,教学离不开教师,中高职衔接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学生需要能够满足技能实训需求的实习实训设备,因此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建设“区域公共实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