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重状态,可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常可危及患者生命。AMI是全球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HAS-BLED评分系统建立起初是为了预测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目前有研究显示该系统可用于预测接受抗凝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出血风险。目前常用GRACE系统、CRUSADE系统及TIMI系统来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但这些系统较为复杂,不利于临床的广泛应用。HAS-BLED评分系统使用领域逐渐扩展,但是,目前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与HAS-BLED评分系统相关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本研究旨在研究HAS-BLED评分系统与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关系。目的:研究入院HAS-BLED评分与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2年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630例。按照HAS-BLED系统分值分三组,其中低分组(HAS-BLED≤1分组)137例,中分组(HAS-BLED=2分组)209例,高分组(HAS-BLED≥3分组)284例。2.回顾性收集入院患者的一般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脑卒中史、出血史、INRs波动(INRs>1.3)、老年(年龄>65岁)、NSAIDs使用、饮酒史等。同时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肌钙蛋白、CK-MB、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等指标。收集患者院内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严重出血及死亡。收集入组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结果,如血管病变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并收集患者出院后2年内的预后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复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出血事件及死亡情况)。3.比较三组患者的院内严重并发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情况及2年内预后情况,探索它们与入院HAS-BLED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1.三组患者入院时的年龄、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老年(>65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整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亚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的年龄更大、LDL-c水平更高,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及老年(>65岁)比例越高。中分组患者Hs-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更高,肾功能异常、出血史及饮酒比例更高,高分组中,女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整体间及各亚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95%CI 0.602-0.704,P<0.001),提示随着分值增加,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更高。高分组患者院内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三组患者LAD发病率整体间及各亚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95%CI 0.593-0.681,P<0.001)。提示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的LAD发病率增加。低分组患者RCA发病率更高,中分组患者LCX发病率较高,高分组患者单支病变发病率更低,双支病变发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三组患者2年内预后:患者2年内发生心力衰竭、死亡事件发病率整体间及各亚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1(95%CI 0.562-0.661,P<0.001)及0.616(95%CI 0.588-0.673,P<0.001)。提示随着分值增加,患者2年内的心力衰竭及死亡事件发病率增加。在此我们将HAS-BLED和GRACE系统预测患者2年内死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作了比较,发现两系统的预测效能相似(P为0.452)。高分组患者2年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随着入院HAS-BLED评分分值的增加,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2年内心力衰竭及死亡事件风险增加。2.HAS-BLED评分系统与GRACE系统在预测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2年内死亡事件的能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