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极为突出的影视作品,至今也是影视作品中的不朽之作。《红楼梦》是曹雪芹倾其毕生经历的生命力作,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音乐作品也是作曲家呕心沥血的生命作品,都是前无古人,具有开创性的巨作,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包含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至今已传唱了数以百年之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插曲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段准确把握了原词中的意境和艺术内涵,其插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震撼力,被公认为是非常精彩的红楼主题音乐。本文从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着手对作品的音乐词曲结合做出了分析和概述。分析它们的目的在于:使欣赏者能够全方位的理解其内涵尤其在音乐综合技术表现力方面可以更客观深入的理解。第一,本论文首先对小说《红楼梦》故事梗概、作者曹雪芹生平及创作背景等进行介绍。《红楼梦》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等,中国清代文学家、小说家,满族,他出身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穷苦,但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其次,本文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的作者王立平先生进行介绍。王立平,满族,国家一级作曲,为谱写红楼梦的音乐,为寻求只属于《红楼梦》的音符,王立平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第二,本论文通过简析中国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来引出各个调式的划分方法和依据,从而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13首插曲进行细致的调式分类,并运用大量的谱例来帮助说明。其中宫调式和羽调式贯穿整部插曲音乐格调,情感的悲喜也通过这两个调式的贯穿从而表现的淋淋尽致,从宏观来讲更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所在,尤其是在运用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元素的乐器——琵琶、二胡、古筝等,使整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因这13首插曲而生动起来。第三,通过西方的音乐分析方法,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这13首插曲来进行逐一的理性分析,将每一首插曲进行细致的剖析,并了解作曲家作曲的动机、乐思的发展、旋律的走向,以及和声的进行等相关细节,来更加理性地理解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所刻画出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多舛的悲惨命运。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曲作者王立平先生的过人之处,在这样一部饱含中国古代传统的人事风情的著作里,每一首曲调不仅仅只是有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支撑,也更有西方音乐、乐器的影子,小提琴与二胡的融合是历来的难题,但是王立平先生却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的音色、音域乐器发挥的巧妙如一,从而更加烘托了整部《红楼梦》的表现思想和感情。最后通过研究一些细微的作曲手法问题,捕捉一些精彩之处,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把文学水准极高的《红楼梦》相对通俗化的予以诠释,而剧中的插曲又恰到好处的使得较难理解的词,以优雅的旋律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注入了艺术化的音乐语言,使听者拓宽了理解原词的渠道,这进一步说明了音乐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毫无疑问,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使更多的观众对其魂牵梦绕,而这其中最不可忽视的载体之一,当是剧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