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又译《瞬息京华》)是林语堂先生旅居法、美期间以英文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展现了“浮生若梦”的人生主题。该作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重写”是荷兰理论家杜威·佛克马提出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文学活动中的理论现象,包括了作品翻译、影视改编以及同人衍生等。跨媒介重写则指在跨越或融合了两种及其以上媒介的基础上依据“前文本”所进行的再创作。改革开放以来,在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京华烟云》历经了两次跨媒介的重写活动——“电视改编”与“同人创作”,完成了从文学走向银幕、再从电视剧重新回归网络文学的历程,这样的重写现象极具研究价值。本论文以杜威·佛克马的“重写”理论为指导,以流通最广的张振玉版《京华烟云》中译本为比较研究的“前文本”对象,综合了传播学、影视学、社会学以及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将研究重心放置在了重写的背景、方式、特点以及效应的探讨上,对《京华烟云》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跨媒介重写现象进行了分析,以期探寻《京华烟云》跨媒介重写的原因及其规律,并希冀在此基础上能总结出经典文学名著的重写策略。在结构上,本文采用了纵向深入的分析方式,将内容分为了五章。第一章,从重写的背景切入,在对《京华烟云》跨媒介的重写行为进行梳理的同时,进一步探寻了重写热背后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京华烟云》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具备的重写因素。第二章与第三章,则均从实例分析入手,探讨了《京华烟云》电视剧改编与同人文创作的不同重写方式。第四章,在综合了前三章的前提下,尝试对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形式间的跨媒介重写所具有的独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基于前四章的基础,本文的第五章将对其重写活动所带来的正、负效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希冀为其他经典名著的重写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