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式是人们了解及在世界中学习的能力。每个人都天生具有这种能力,而且还存在个体差异,找到适合有自身的学习风格对学习会非常的有益。在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外语教学倾向于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学习方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方式的偏爱性,在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这一特点不容忽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偏爱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更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和课堂的表现能力,这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因此找到一种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学得好老师教得好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假设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学习法是有差异,并且文化还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学习。通过对比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英国大学生学习外语的调查得出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八个方面测试的,中国学生除了在手势方式和肢体活动方式方面,在其他各方面都与英国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偏好。而在手势方式和肢体活动方式上,中国学生没有明显的偏好,也可也说两者都喜欢。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喜欢通过看而不是听来学习,而且中国学生更喜欢独自学习。对于其他方面,中国学生比较偏爱有规律的,细节讲解清楚,答案明确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各种活动不是特别喜欢。而中国学生在相同教育和文化背景下,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的时候也有着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一概而论,个别学生要单独对待。虽然文化和教育背景不是唯一衡量学习方式的因素,但是从这两个方面本文得出中国学生的总体学习方式的特点。希望中国的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