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国家公务人员为主体的职务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职务犯罪出现了大量增生现象。我国在这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为什么会发生职务犯罪大量增生的情况?文章以国家公务人员作为阶层整体(即干部阶层),通过考察这个阶层在转型期中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精神面貌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增生的必然性。指出:转型期社会权力失控与失衡并由此引发的利益分化与失调是职务犯罪增生的主要社会根源;不规范的市场体系,不合理的产权结构,畸形的财政体制以及错位的政府职能等经济体制方面的弊端是职务犯罪增生的主要经济根源;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治参与机制不能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公民尚不能通过政治参与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职务犯罪增生的主要政治根源;而转型期干部阶层中错误的人生观、歪曲的价值观、颠倒的利益观、畸形的权力观等主观因素则是职务犯罪增生的思想根源。这些犯罪之源,在“人治”的模式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只有在实行“法治”的前提下,控制职务犯罪增生的各种措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法治”是阻止职务犯罪增生的总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