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生物基础与道德教育再思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的生物基础在国内道德教育领域是个还未受到一定关注和正视的问题,然而它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来说,既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受《物种起源》的影响,把自私看做人类进化的基本动力,更有学者从基因自私的角度说明人的本性自私,因此我们认为道德完全是人在后天获得的、我们通过学习一切知识才能变得有道德。本文借助达尔文《人类的起源》中对人类道德进化的揭示及国外其他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国内少数人士有关此主题的一些零碎思想,试图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阐述道德,揭示道德在人类进化中其实是有坚实的生物基础的,以此反思道德和道德教育实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道德教育为什么要研究道德的生物基础?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分析和回答:一是仅从理性的角度理解道德、实施道德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二是把自私作为人类道德的驱动力,自私论基础上的反道德、去道德倾向。   第二部分从本能与道德、合作与道德、群体与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了道德的生物基础。在本能与道德部分,探讨了本能的含义、三种本能(性本能、亲子本能、社会本能)与道德的进化,最后指出人的三种本能为人类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生物基础;在合作与道德部分,分析了合作的含义、动物的合作本能及人类合作的进化;在群体与道德部分,分析了群体的内涵、内群体的处世之道一“群体逻辑”以及群体间的处世之道一“外群体逻辑”,并指出“群体逻辑”体现了群体道德的一面,而“外群体逻辑”则体现了群体的自私。   第三部分是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该如何做的反思,根据前面对道德的生物基础的分析与讨论,提出德育应以关爱作为根本、呵护本能(同情、合作)以及超越群体的自私。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与国家制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当今教育超级大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世界科技和教育中心,美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瞩目。美国大学首开社会服务职能之
目前,在德育、智育良好发展的同时,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突破口的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遭遇困境。农村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基础,而且
以宿舍为阵地加强本科生教育管理,抓好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院推行的研究生党员联系本科生制度实践,积极探索本科生教育的新
新教材中新增了向量的内容,其中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一个性质:a·b=|a|·|b|cosθ(其中θ为向量a与b的夹角),则|a·b|=||a|·|b|cosθ|,又-1≤cosθ≤1,则易得到以下推论:(1)a
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 physical self)是指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控制,是从负面取向对身体自我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日益增多,
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基层学术组织绩效评估,是基层学术组织绩效评估首先面临的问题。纵观我国高校内部基层学术组织,开展绩效评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从政府中获得更多的办学
美国国家航空天局(NASA)将民用电动工具成功用于太空作业.
孔庙是中国古代祭祀教育家、孔子的场所,且培养人才的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物化即教育遗产。孔庙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信息的遗物,它本身就是贵重的史料。孔庙在日本始建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