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职级交际中的称谓语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lc1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谓语作为会话发起的言语标记之一和反映人们社交关系的“晴雨表”,一直受到了语言学家的重视,成为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迄今为止,中外学者深入探讨了称谓的定义、分类等方面,对称谓系统从整体上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对称谓语在特定言语社区中的使用研究较少,根据现掌握的资料,目前有齐沪扬和朱琴琴(2001)研究上海市徐汇区大中小学生称谓语,晏小萍(2002)研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称谓语以及刘永厚(2007)对商贩称呼语的调查等。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在中国职场中使用的社会称谓语。本文基于礼貌原则、语境论,以问卷调查数据为支撑,以政府为例分析了中国职场中不同级别之间称谓语的共同特点,并以部队副职领导称呼作为个案研究突出了在中国职场中对副职领导称呼的“省副”现象。本文总结了“省副”的三个原因:从语音层面上来说,“副”与“妇”、“腐”谐音,听上去有消极色彩并累赘,弃之不可惜;从文化层面上来说,国人历来注重权势并有很深的等级观念,现当代流行“高呼”拥有一官半职的人,所以“省副”以抬高被称呼者的官职让说者和听者都受益;从理论层面上来讲,“省副”现象遵循了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注重的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尽可能得给听者面子。而部队特殊的职责,严格的军纪和严肃的氛围致使部队区别于这一“省副”现象。论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阐释研究目的、动机、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在阐明称谓语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以及中西对比的角度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最后指出了前人研究所做的贡献与不足。第三章“理论框架”,首先分别介绍了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顾曰国针对中国实际交际语境提出的礼貌原则,以及语境论。其次,结合理论基础分析了其与称谓语的联系。第四章“中国职场中不同级别间的称谓语”,本章以问卷调查数据和理论基础为支撑分别分析了中国职场中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以及同级之间称谓使用的特点。第五章“副职称谓”,本章以部队副职领导称呼作为个案研究突出了在中国职场中对副职领导称呼的“省副”现象,并分析了大部分职场“省副”与部队“不省副”的原因。第六章“结论”,总结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其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但从目前俄罗斯汉语教学研究情况看,学者不够重视汉语成语教学研究。在对汉语成
“一+VP”结构指的是“一”和谓词性成分组成的结构。本文研究“一+VP”结构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体貌地位,以及清末民初至今“一+VP”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
《三朝北盟会编》为宋代徐梦莘编写,是研究宋金关系史的重要文献,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还保留了许多当时宋人和金人口头谈判的记录,是研究宋代汉语面貌的重要语料。本文以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全球汉语热的影响,商务汉语逐渐在外企公司成为重要的交际语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务人士对学习商务汉语感兴趣。商务汉语教材是商务汉语教学
本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语料库检索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搜集语料,甄别留学生出现的偏误,并把这些偏误进行系统分类,寻找学生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偏误提
晚清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体现明显的过渡性,既保留近代汉语的语言痕迹,又显示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词汇是语言的活化石,这一时期词汇更具特色,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可以说一切语言现象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有着与时俱进的特质。那么,如果有哪一种语言现象恰恰与
本文以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作为选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描写分析,对普通话正反问句中动词为双音节复合动词时存在的27种格式做了细致的描写,并将《汉语动
本文试图运用语言接触理论,从语序、格标记、动词的常见语法范畴等多个层面对五屯话的格和体、态、式予以描写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五屯周边的汉语方言、安多藏语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