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比较其在不同痰培养状态下的水平,来研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培养结果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79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6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63.96±10.33岁。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并且肺部CT提示存在支气管扩张。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排除标准:(1)不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者;(2)有除肺部以外其余部位感染者;(3)既往曾行肺部分切除术者;(4)同时患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时选取于吉林大学体检中心体检者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0.11±11.10岁。以上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完成外周血细胞免疫、血沉、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组患者还完成痰培养检测。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支气管扩张症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的数值,并比较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组中痰培养阳性组与痰培养阴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的数值,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培养结果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结果:(1)选取79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6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63.96±10.33岁。同时选取对照者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0.11±11.10岁。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数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气管扩张症组患者CD4+、CD8+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CD3+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CD4+/CD8+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扩张症组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培养阳性组与痰培养阴性组患者相比CD3+、CD8+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细胞计数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培养阳性组患者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痰培养阴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79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培养阳性者有22例,占27.85%,其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者8例,白假丝酵母菌者8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5例,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荧光假单胞菌1例,琼氏不动杆菌1例,杀鲑气单胞菌1例。选取培养出菌数较多的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患者进行细胞免疫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组间在细胞免疫上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异常和炎症标志物升高,痰培养阳性者上述变化更显著。(2)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气道病原菌感染有关。(3)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越重,其细胞免疫缺陷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