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调节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两者的关系如何,怎样相互影响,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理论界对货币政策和股价的关系有过一些研究,但多从货币供应量或者利率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对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则更多的采取定性的讨论。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未来走势尚不明确的特殊时期,我国科学分析经济形势后,频频出台各种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必然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然而我国股票市场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不够完善,货币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政策措施和股市联动作用也有所差异。研究不同货币政策对股价的影响,将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上分析货币的传导机制之后,通过多种计量手段,如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朗杰因果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对从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至今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实证结果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对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两者的差异。本文共六章:第1章绪论,介绍全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框架和内容。首先指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情况。接着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总结后发现,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中介变量,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对货币政策工具本身的定量研究很少,因而本文重点研究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然后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重点突出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即通过对不同货币政策措施的实证分析,把握不同措施出台后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为今后货币政策出台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投资者防范市场风险,配置资产提供一定的帮助。第2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理。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和股价同向变动,它主要通过资产组合效应、股票的内在价值、预期途径、通货膨胀影响股价;利率和股价反向变动,并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两个不同角度影响股价。而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对股价的影响更为复杂,既会通过改变中介变量,引起股价波动;也会通过改变人们的预期,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等,影响股价。第3、4、5章为实证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第3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实证的过程中,采用了2005年至2011年的月度数据,引入代表经济基本面的工业总产值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两者的异同。第4章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因为存贷款基准利率会通过影响居民资产配置,从而改变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股价,所以在实证的过程中,本文引入代表居民选择储蓄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作为控制变量。然后分别对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第5章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发行央行票据对股票市场的冲击,选取三月期和一年期这两个较为有代表性的央行票据来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过程中,不光对比了三月期和一年期两种央行票据的发行对股指的不同影响,而且还对比了两种股票指数对前者发行后的不同反应。第6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前面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价格造成的影响。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与上证指数、中小板指数所代表的股票价格之间存在负的相关性。其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引起股票价格的反方向变动远远大于存贷款基准利率所引起的。这与货币的相关理论一致,也显示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种较强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和传统的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上证指数而言,它和三月期,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都维持一种弱负相关的关系:而中小盘指数和三月期,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与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还不够完善,中小板块市场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关系。(2)从格朗杰检验结果来看,股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格朗杰原因。因为股票对于经济的变化较为敏感,当经济环境改变后,股票价格也很快会因此产生变化。而货币政策往往要在某些经济变量量变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台,所以它往往会滞后于股指的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证指数不存在格朗杰因果关系,不过它和中小板指数之间却存在这样的关系。这除了依然存在前面分析的“市场的不完善”这个原因外,还和中小板块规模较小,对货币更为敏感紧密相关。(3)从脉冲响应的结果来看,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与股指负相关,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普通投资者对公开市场操作交易的情况关注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时滞。中小板指数受影响,产生变化的时间略短于上证指数。这体现了中小板块对货币的变化更为敏感,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货币量是否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做出了如下创新:①采用从股权分置改革至今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②通过实证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对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做出对比。这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③因为以往研究货币政策与股价关系的文章往往选取货币中介变量来进行定量分析。即使选取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对股价造成的影响,也多数采取定性分析。本文选取了直接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定量的研究。但因为笔者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以下的一些缺陷:①因为统计数据的限制与实证研究方法不够全面等原因,会造成统计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②因为本文仅考虑了从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至今这个时间段,采取的样本数量可能不够充分,会造成一定的计量误差。③公开市场操作部分,仅采用了央行票据利率来进行计量,但在现实生活中,国债和政策性金融证券等,也是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中重要的交易对象,它们对股票价格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证分析。④本文主要研究货币政策中的三个主要操作工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由于我国处于一个特殊的经济环境,存在着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共同调控经济,如窗口指导和信贷控制。而它们对股价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