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良琦是广西明末清初人,诗词文兼善,尤以古文名重一时,被誉为开粤西古文风气之先的重要的文学家。然而,有关谢良琦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很大。全文分为三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谢良琦的家世与生平。全州是广西文化积淀较早的地区,谢氏家族以严谨的家教和诗书持家的优良传统成为世以科第的右族。谢良琦在父兄谢日升、谢良瑾的敦促与训导下好学勤读,为其文学创作、治学与为人处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良琦的游宦生涯是“石臞两为县令,皆有异绩;两为别驾,皆以谗去”,而顺治十八年在常州任上因“奏销案”、“通海案”去职是谢良琦为官历程与悲剧人生的分水岭。第二章论述谢良琦的交游。谢良琦交游广泛,不仅与李长祥、王世禛、董以宁、邹祗谟等友善,还与钱谦益、丁耀亢、陈维崧、张自烈、何洯等都有交往。李长祥是与谢良琦交游最善的人之一。两人在年龄资历上很接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一起谈诗论文踏青赏花,互视为亲密知己。王士禛与谢良琦的交游极具戏剧性:从开始的相遇不相识,到相识相知,谈诗论文,再到序文风波的误会,最后时过境迁朋辈相继逝世,王士禛录诗感旧。在常州通判任上,谢良琦是毗陵诸子的领袖,董以宁、邹祗谟、龚百药、陈维崧等都对其敬重有加。钱谦益因采诗而发现谢良琦早年诗作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他写了一篇诗序。丁耀亢与后学谢良琦是诗朋酒友,对其五言诗赞赏有加。张自烈不仅为谢良琦编订文集,更深信其文必传。何洯则与谢良琦以论文往来。此外,谢良琦虽然不信佛,但是不拒绝与博学能识、文艺兼善的佛僧,如心函上人、无可上人(方以智)、澄雪上人等交往,进行文艺、学识与精神上的交流。其中,谢良琦与心函上人交往最密切,往来论诗频繁,感情深厚。谢良琦把心函上人比作大颠、惠勤之流,更让其订定《醉白堂诗集》。谢良琦认识方以智当在顺治十年之高座寺。后来方以智驻锡青江西吉安原山净居寺,倡导一种三教并弘的宗风,与三教学者广泛接触,形成很大的影响力。谢良琦当是问道青原,“闻其言,未尝不乐而忘返”之一人,从其作于康熙九年的《寄怀青原无可上人》可见两人交谈时的投机与忘怀。澄雪上人,即胡靖,字献卿,号卧庐福建延平(今南平)樟湖坂人。谢良琦把澄雪上人比作慧远,可见非常地敬重与仰慕。对于澄雪上人,历代各种记载都模糊不清,谢良琦写于康熙九年(1670)的《泊樟湖坂寄呈澄雪上人》证实了胡靖还在世,且已出家,法号澄雪。第三章论述谢良琦的文学创作。谢良琦被称为开广西古文风气之先,因岭西五大家实乃桐城派之余绪,这与侯方域、魏禧被视为开桐城派之先声同理。且不论这样的归拢是否正确,但谢良琦的古文确实更倾向于侯方域一路,如论文主气。而且,谢良琦与侯方域的文学历程是一致的,都先以诗闻名,然后才致力于古文辞。最能反映谢良琦个人性情和处世态度的是山水游记,其景物描摹细致精巧,议论精辟,语言精练,感情真挚,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多有佳作。谢良琦古文的特点有:(1)理智冷静,汪洋恣肆;(2)洁醇静穆,含蓄委婉;(3)淹博闳肆,气象浑厚。谢良琦诗歌的特点有:(1)源本性情,规摹风雅。(2)追汉魏风度,最得青山句。(3)脱略前人,别出一格。谢良琦现存词作数量不多,还有部分与陈大成互见重收,尚待考证辨析。余论谢良琦的文学地位。谢良琦诗词文兼善,但其身前身后名的反差及其研究现状的明显不足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