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东北黑土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问题,前人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一般只针对水土流失或生态安全评价或二者之间关系的定性研究,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而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生态安全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对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国家和政府的决策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与区域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成果及新意之处如下:   (1)在深入分析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成因、危害、现状及防治)的基础上,引入相关评价指标,按照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对引入的指标进行筛选,借鉴“P-S-R”模型框架,并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建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拜泉县实际情况并考虑县域尺度和时间尺度对评价指标的要求,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形成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新意之处在于各个指标的引入都是建立在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囊括了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因此,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水土流失及防治对区域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2)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拜泉县1979、1990、2000和200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这4年拜泉县生态不安全指数分别为0.701、0.604、0.469和0.435。2005年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后的生态不安全指数比1979年水土流失大规模治理前下降了37.9%。由于该指标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定量表征水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因此,可以认为1979~2005年间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对拜泉县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为37.9%,且是正向促进作用。这个结果和趋势与拜泉县近几十年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也证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因此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3)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虽然目前拜泉县总体生态安全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主要有农药和化肥是使用量增加造成的污染、黑土层厚度问题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最后通过对拜泉县水土流失治理历史的总结以及治理成效的数据验证,提出只有采取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本区域实际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的生态安全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休闲供给配置特征。研究涉及两个具体层面,第一是广州市区居民公园休闲特性,反映了人在观念与消费上对城市
8月上旬 ,国家检验检疫局召开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李长江局长、葛志荣副局长分别在会议上讲了话。在全面总结了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况和分析了我们面临
青藏高原高寒区耕地是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与变化直接影响到这一特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寒环境下耕地土壤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上游坡耕地面积大、分布广,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是长江上游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坡耕地严重的土壤侵蚀导致土层减薄、土壤结构变差,对土壤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大田
来自于地壳表面的气溶胶矿物粉尘是重要的大气组成部分,影响着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雪冰是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储存器,沉积在高海拔雪冰中的大气粉尘信息能够被很好地记录和保存。
按照安徽省六安市委“三讲”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施宏发、副局长赵勋华、纪检组长王杰邦等一行5人,冒雨前往扶贫联系点霍邱县河口镇肖堰村,开展访贫问
刘 飞,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换言之,人们在作出行动之前,便对行动结果有了某种预期。”[1]而教学目标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一项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主要用来解决“为什么教学”的问题。“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
期刊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天然实验室。但目前对此地区此方面的研究依然较少。以往研究表明表型研究和分子技术研究方法的结
为揭示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江苏省204国道样带区15县(市)为研究区域,采取单一指标、复合指标、DEA模式以及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剖析
水分和养分是作物高产保证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保障作物高产及合理减少水资源利用的关键之一。氮是作物必需养分中最主要的营养元素,而施用氮肥引起的地下水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