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东北黑土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问题,前人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一般只针对水土流失或生态安全评价或二者之间关系的定性研究,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而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生态安全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对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国家和政府的决策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与区域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成果及新意之处如下:
(1)在深入分析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成因、危害、现状及防治)的基础上,引入相关评价指标,按照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对引入的指标进行筛选,借鉴“P-S-R”模型框架,并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建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拜泉县实际情况并考虑县域尺度和时间尺度对评价指标的要求,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形成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新意之处在于各个指标的引入都是建立在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囊括了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因此,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水土流失及防治对区域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2)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拜泉县1979、1990、2000和200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这4年拜泉县生态不安全指数分别为0.701、0.604、0.469和0.435。2005年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后的生态不安全指数比1979年水土流失大规模治理前下降了37.9%。由于该指标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定量表征水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因此,可以认为1979~2005年间水土流失相关的各种因素对拜泉县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为37.9%,且是正向促进作用。这个结果和趋势与拜泉县近几十年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也证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因此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3)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虽然目前拜泉县总体生态安全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主要有农药和化肥是使用量增加造成的污染、黑土层厚度问题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最后通过对拜泉县水土流失治理历史的总结以及治理成效的数据验证,提出只有采取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本区域实际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的生态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