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生存问题与媒体的社会责任——以《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版为分析个案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加速,新的社会问题也相伴迅速增多。新的经济形势下,目前相对较低的就业率和高房价是青年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社会中青年群体的生存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如何通过新闻媒体给予青年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的话语空间,是协助解决青年群体就业、住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环节。  《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版是国内新闻界第一个全国性民意调查报道专版。近年来,它利用精确新闻等民意调查报道聚焦于对青年群体的关注,为当代青年立言,以青年的视角观察社会,引导舆论。通过选取青年密切关心的新闻选题进行网络调查报道新闻,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很多报道在社会上掀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文将以《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版为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研究“青年调查”版的新闻报道对当代青年生存问题的关注及青年话语空间的建构,以此探讨媒体在青年生存问题上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协助解决青年的生存困境,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在有关青年生存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媒体要注意保持与青年相关信息供给的平衡性,通过关注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青年的视角关注社会现实,开展青年关注并热衷参与的社会调查,给予青年意见话语表达的机会,采用各种与青年贴近的形式,如深度访谈,网络论坛等等,在媒体上为困境中的青年群体提供情感宣泄、表达现实诉求以及意见的话语平台,强化对社会现象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推进解决新形势下青年生存问题的重要路径。
其他文献
数字技术的出现把“媒介的狂欢”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媒介的“双刃剑”属性越来越明显。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既为危机传播创造了有效的传播沟通平台,也为危机传播带来巨大的
学位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本文认为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指以个人情感经历、人际关系、心态等作为话题的电视谈话节目,情感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产业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这几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