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精密微定位平台设计与优化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定位平台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超精密加工、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高尖端领域,设计具有工作空间大、定位精度高、结构紧凑、响应速度快的微定位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微定位平台产生的寄生运动,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的一维精密微定位平台,采用二级柔顺杠杆放大机构进行位移放大,以直梁型柔性铰链作为导向机构。根据虚功原理对微定位平台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微定位平台的放大倍数及刚度的计算公式;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微定位平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仿真了微定位平台的放大倍数、刚度、最大应力及模态,并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对微定位平台的放大倍数进行了测试,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微定位平台的最大行程可以达到68.632μm,放大倍数可以达到2.02,直线度?在1.19%-1.32%内,表明直线度较好、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由于一维平台由于工作空间小,应用范围受限。为了提高微定位工作空间,本文基于柔性杠杆放大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二维微定位平台。平台由3个旋转支链,1个直线支链及4个压电叠堆组成,可实现直线运动及旋转运动。为提高微定位平台的综合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性能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结合ANSYS仿真软件,分析微定位平台的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强弱,然后挑选出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微定位平台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基于响应面模型进行遗传多目标优化,同时采用ANSYS对优化后的微定位平台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二维微定位平台直线放大倍数提高了11.91%,旋转放大倍数提高了7.09%,固有频率提高了20.22%,最大应力减少了10.59%,并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对二维微定位平台的放大倍数进行了测试,经实验及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值与实验值很接近,误差较小。说明该优化方法是可行的。为减少二维微定位平台产生的迟滞非线性误差影响,提高微定位平台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式PID算法对微定位平台进行反馈控制。建立了微定位平台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式PID控制算法对动力学模型求解,最后,利用siumlink仿真并搭建实验测试系统进行了验证。经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微定位平台对5μm阶跃响应位移的响应时间为0.28s,且没有出现超调,定位误差在0.56-0.65μm范围内波动;通过改进式算法的PID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微定位平台的定位误差,具有较快的响应。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其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初中科学教材是实现课程基本理念
近几年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持续高歌猛进,“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融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站在移动互联的时代风口,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
入滇河道的改善以及入湖口湿地公园的修建一方面改善滇池水质,同时也为市民增加室外活动空间。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本调查从入滇河道口改造的现状,市民对
近年来,大庆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向经济建设中心
人工检测谣言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会有很长的检测延迟。目前现存的谣言检测模型一般根据谣言的内容、用户属性、传播方式人工地构造特征,而人工构建特征存在考虑片
目的了解天津市警察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在天津市公安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2 008名警察进行横断面调查,计算MS的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采用单因素和多
在天然气开采中,针对出水气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井底积液现象,本论文考虑在有水气井开采中后期通过环形射流泵来提高气井携液能力,以降低井底积液,从而保证天然气的正常开采。环形射流泵在应用上具有抗腐蚀性强,过流部件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特点,同时环形射流泵的吸入通道位于泵的中心,吸入流体不与泵的内壁接触且不需要改变流动方向,特别适合于抽吸含有液滴的气液混合流体。本文以环形射流泵为研究对象,结合国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鸡骨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Luna(2)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
招贴广告中"创意"是很重要的,够能使招贴主题产生巨大的震撼。招帖的视觉语言,是实现使观者激发感受和展开想象的关键,是招贴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
本文以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特性差异为切入点 ,认真分析档案寿命的内涵的变化与发展 ,比较与求证决定档案寿命的诸多要素 ,最终导出科学的“档案的寿命”观。讨论档案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