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海上安全问题是南海地区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问题,对南海域内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不断插手南海事务并试图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美国已经成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南海问题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拦阻索。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化”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二战期间,中国从国际大局着眼,为了赢得世界反法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海上安全问题是南海地区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问题,对南海域内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不断插手南海事务并试图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美国已经成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南海问题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拦阻索。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化”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二战期间,中国从国际大局着眼,为了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允许美国在南海的相关军事活动。二战胜利之后,在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下,因南海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极高的战略价值,使得南海地区成为美苏争霸的竞技场。美国巩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既是围堵新中国的现实需要,更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需要。在冷战期间,受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正常化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美国在这时期前后的立场存在明显的不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南海“军事化”的战略目标是包围中国、遏制苏联;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南海“军事化”的战略目标是保持中立、强化存在。虽然前后战略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但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行动依然存在。冷战期间美国关于南海的战略目标、政策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化”行动所展示出来的。首先,大规模建设军事基地;其次,加大军事力量部署;再者,组建军事同盟网络。冷战结束后到20世纪末,美国推动南海“军事化”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这十年间,以1995年的“中菲美济礁”事件为节点,两段时间内的立场又有所不同。总体来看,美国对南海的关注逐渐加深,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逐渐频繁,关于推动南海“军事化”的立场也逐渐清晰。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对南海的关注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美国对中国的定位从“战略竞争者”到“战略对手”,表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行动已经发生了转变。美国在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战略从“积极干预”向“间接介入”、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印太战略”进行演变。南海及南海问题由此成为美国实施“印太战略”、推动印太地区“军事化”的关键抓手。首先,以“航行自由”为名义,推行存在性行动。美国在南海推行“航行自由行动”的实质就是挑战中国在南海的核心诉求,实现对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全覆盖”。其次,以“军事演习”为举措,推行威慑性行动。再者,以“国际法律”为法理,推行宣示性行动。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凭借“过度海洋主张”理论,在南海肆意加强军事存在。探其根源,维护海外安全、战略平衡、经济利益已成为美国推动南海“军事化”的动因。在此动因驱动下的南海“军事化”,必然对中国、南海声索国和域外大国、亚太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成为美国推动南海“军事化”所带来的最直接、最复杂影响的承担者;南海声索国和域外大国是美国推动南海“军事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受益者;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美国推动南海“军事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承受者。针对美国在南海军事部署的围堵性和针对性、前沿动态的频繁化和多域化等特点,中国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行动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政治上,明确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诉求。坚定地声明“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也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军事上,坚定维护南海核心利益,分类回应外国军事行动。加大对海、空军支持力度,加大南海国防设施建设,坚决回应域内外国家的挑衅行动。针对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可以提升博弈砝码,做好实时跟踪监测,把握反介入尺度,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其他文献
记忆力是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即编码、储存、提取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记忆力是个体智力结构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个体在其他方面诸多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要前提。良好的记忆力与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数学逻辑智能、言语理解智能等基本认知能力紧密关联,也与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心理理论等社会性发展能力相关。时至今日,针对幼儿记忆力的测评工具较少,且现有的幼儿记忆力的测评工具大多只指向单一方面,
创造力是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能力之一,研究创造力的发展与促进意义重大,而初中是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核心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创造力发展迅速,因此考察影响初中生创造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十分必要。在创造力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中,该理论强调,创造力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即个体的内部特质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外部环境作为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而父母教养方式作为重要的家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性传播的主要表现有文字隐喻、影像隐喻、游戏隐喻等,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去中心化以及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喻的实质是攫取网络市场资源,进行网络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征服。为铸牢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的铜墙铁壁,就要大力推进唯物史观的网络教育,培养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领军人物,加强网络生态管控,以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正>一、课题背景"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作为支撑国网浙江电力建设"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的主网设备运检管理单位,公司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把握新要求、认清新形势、履行新使命。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借助思想理论、文艺活动、文娱表演等平台传播错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社会思潮,其在理论上的错误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方法论原则;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具有颠覆历史记忆、消解中华民族尊严、破坏舆论生态环境的严重社会危害。为此,必须号召各类集体学习党史,深刻领悟党史,保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旗帜鲜明地与歪理谬论进行抗争;对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进行管控,清理有害信息,从
家庭心理学认为,家庭是个体生活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持。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22年1月1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积极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应当起促进作用。家庭仪式是一种发生在家庭中重复的并且具有特定意义的行为模式,是家庭成员积极的互动模式
历史虚无主义经过精心伪装,形成了学术化历史虚无主义、故事化历史虚无主义和情怀化历史虚无主义三种新的形态,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重点揭露和批判的社会思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通过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故事性与价值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等相互统一的内在逻辑,通过晓之以理、晓之以实、晓之以情等实践路径,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新的形态的蔓延之势,筑牢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邻避冲突问题愈来愈多。并且,引发邻避冲突的设施由最初的具有明显负外部性的垃圾处理厂、化工厂等,扩展到公益性质突出的养老院等设施。邻避冲突在社会中逐渐变得普遍起来,成为政府要着重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老龄化的问题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显现出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为了应对将来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业,其中就是要积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其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带来严重社会危害性。必须明晰其表征,揭露其实质,采取有效策略治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具体来说,要通过深化历史研究和宣传、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升法治化水平等途径抵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面孔作为人类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之一,携带着种族、性别、身份、年龄、情绪等丰富的信息,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面孔识别的认知机制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识别面孔的卓越能力,能够高效而准确地辨识一张张面孔。众多研究者就这一现象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面孔加工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构形加工和特征加工。那么,这两类加工方式在识别面孔性别这一关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