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挪威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以其大量的著作,为战后建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理论构造,孜孜以求地追溯着建筑的意义。以海德格尔“在世之在”的早期思想和“诗意地栖居”的晚期思想为源泉,他展开了建筑现象学的探讨,其中,与之相关的“存在空间”、“场所”、“场所精神”等概念均包含了发人深思的哲学内涵。面对诺伯格·舒尔茨将建筑建之于生活世界的理论呼吁,更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筑的意义不能仅与物质环境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当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与人的“存在”相联系。 除绪论外,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现实意义作了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了建筑现象学的起源、建筑与现象学的关系以及建筑现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部分中展开了对“存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论述。在这部分中详尽、系统地分析、归纳了建筑空间的发展源流,论述了空间观念的各要素、各阶段的相互作用。 舒尔茨把存在空间归结为“中心与场所”、“方向与路线”、“区域与领域”诸要素,并把存在空间划分为地理、景观、城市、住房、用具诸阶段,并对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应的归结和划分。诺伯格·舒尔茨所谈到的“存在”系存在哲学中的概念,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讲到的“人在世界内存在”,建筑空间就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和“结构化”。 第三部分则对建筑语言进行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论述。首先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富有见解的语言观,而舒尔茨则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筑拥有自己的语言,但它并不再现任何东西,而是使它出场,它把某些东西带进在场状态。 第四部分对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这一部分也正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在这部分里我们广泛探讨了场所的含义,以及场所与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