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先秦时期法家思想家之财政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思想史研究方法与财政学理论框架,对以管仲、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家的财政思想进行财政学解读与理论建构。较之从财政史角度对该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立足于思想家的主要著作,从主要著作文本入手展开讨论,并从中寻找出法家思想家在财政思想上存在的共同之处,以此出发找到法家财政思想的主要特点与现实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法家思想家人物众多,思想渊源多元,但从财政角度来看,其具体政策思路具有共性,而这一共性植根于法家的基本哲学前提与现实认知。在法家思想家群中,管仲与商鞅兼顾了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其流传著作同时具备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操作意义,是非常完整的治国方略,其中所包含的财政思想也更加深刻、更加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更能揭示出对当代具有借鉴意义的财政学问题。因此,本文以管仲与商鞅,作为研究法家具体财政思想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突破口。从研究内容来看,先秦时期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决定了当时的财政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涉及到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作为实现君主与政府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分析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先秦时期财政进行分析:一是财政收入。作为当时财政的重要内容,财政收入为财政提供了来源保证;二是财政支出。先秦时期作为重要经济政策的财政支出项目,能够充分反映执政者的执政思想;三是财政管理。在获得财政收入与履行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能动的财政管理,实现提升国家实力,实现诸侯兼并的目标,成为以统治术见长的法家诸子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从分析方法来看,本文主要将以管仲、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家的财政思想,放在其整体国家治理思想当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处于诸侯兼并历史时期的法家诸子,其基本目的是维护君主统治,这也决定了法家财政思想是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并且,法家诸子站在君主立场上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其追求的依然是政权稳定、诸侯兼并等政治目标。同时,由于法家诸子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儒家、道家等其他流派,其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仅服务于“一统天下”之类的政治目标,同时也服务于“无为而治”等社会伦理理想。理解法家财政思想,必须从政治与哲学的双重角度进行解读,而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法家财政思想仅仅是服务于社会经济目的的单纯经济手段。从结论来看,本文通过对法家财政思想的来源分析,系统得出了法家财政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理论轮廓,并在管仲与商鞅——这两个法家代表人物财政政策的具体比较当中,发掘出法家财政思想的共通之处。以财政思想为契机,可以借助对法家财政思想的研究,加深对法家整体治国思想的理解,打开法家思想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