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R7A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前列的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是一个NAD(P)H依赖性氧化还原酶超家族,参与包括肿瘤在内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醛酮还原酶家族7成员A3(Aldo-keto reductase 7A3,AKR7A3)是其成员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与正常胃粘膜组织比较,AKR7A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本研究分析AKR7A3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探讨AKR7A3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和行为的影响,并初步阐明AKR7A3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探讨胃癌的诊断、分子机理以及靶向治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方法:1、q 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胃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胃粘膜组织中AKR7A3表达水平,并分析AKR7A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四种不同人源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BGC823、MKN45)中AKR7A3的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采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AKR7A3和空载体pc DNA3.1转染SGC7901和AGS胃癌细胞;将AKR7A3特异sh RNA载体和阴性对照载体,转染MKN45胃癌细胞,G418筛选稳定克隆株。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KR7A3在转染细胞系及亲本细胞中的表达。Ed U增殖、细胞平板克隆形成以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AKR7A3对SGC7901和AGS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分析干扰AKR7A3表达后对MKN45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过表达AKR7A3后,SGC7901胃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胃粘膜组织中β-catenin表达,并分析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与AKR7A3表达的相关性。q 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过表达AKR7A3和干扰AKR7A3表达对细胞内总β-catenin、核β-catenin及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Survivin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阻断β-catenin的合成,动态观察0-4小时内β-catenin的变化,探讨过表达AKR7A3对β-catenin稳定性的影响。利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阻断蛋白质降解,观察过表达AKR7A3对细胞中β-catenin降解方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AKR7A3和干扰AKR7A3表达后细胞内E3泛素连接酶β-Tr CP的表达情况。4、实验结果和数据利用SPSS 26.0软件和Graph Pad Prism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KR7A3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1)AKR7A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配对癌旁胃粘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还发现AKR7A3的表达下调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正相关。(2)AKR7A3在四种不同人源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BGC823、MKN45)中的表达都明显低于癌旁胃粘膜组织。但MKN45细胞中AKR7A3的表达明显高于SGC7901和AGS细胞。2、AKR7A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成。(1)脂质体转染,G418筛选,获得稳定的亚克隆细胞SGC7901-pc DNA3.1-AKR7A3、AGS-pc DNA3.1-AKR7A3、SGC7901-pc DNA3.1、AGS-pc DNA3.1、MKN45-Sh AKR7A3-1,2、MKN45-Sh CON。而且,相对于pc DNA3.1和亲本细胞,pc DNA3.1-AKR7A3细胞中AKR7A3的m RNA和蛋白水平都明显上调;相对于Sh CON和亲本细胞,MKN45-Sh AKR7A3-1,2细胞AKR7A3的m RNA和蛋白水平都减少。(2)过表达AKR7A3对SGC7901和AGS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反,敲降AKR7A3对MKN45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有增加趋势。(3)体内裸鼠成瘤模型提示过表达AKR7A3对SGC7901胃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AKR7A3负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1)β-catenin在胃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胃粘膜组织,并且更容易出现胞核的异位表达。而且β-catenin异位表达与低表达AKR7A3存在相关性。(2)过表达AKR7A3的SGC7901胃癌细胞内β-catenin总蛋白、核蛋白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Survivin的蛋白表达低于空载体对照组和亲本细胞。相反,相对于阴性载体组和亲本细胞,干扰AKR7A3表达的MKN45细胞的β-catenin总蛋白、核蛋白的表达和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Survivin的蛋白表达都上调。(3)与相应的对照细胞相比,在AKR7A3敲除的MKN45细胞和AKR7A3过表达的SGC7901细胞中均未检测到CTNNB1(编码β-catenin的基因)的m RNA水平的显著变化,表明AKR7A3对β-catenin的调节不发生在转录水平。利用CHX阻断β-catenin合成后,过表达AKR7A3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稳定性显著下降;加入MG132可以缓解过表达AKR7A3引起β-catenin下调的现象,提示AKR7A3调控β-catenin发生在蛋白降解水平。β-Tr CP在过表达AKR7A3细胞内表达增多而敲减AKR7A3细胞内明显减少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AKR7A3通过促进β-catenin蛋白泛素化降解而发挥作用。结论:(1)AKR7A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胃粘膜组织。AKR7A3的表达下调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正相关。(2)AKR7A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3)AKR7A3可能通过促进β-catenin的泛素化降解而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在交通、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的应力路径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是普遍发生的。只有完全模拟土体的受力状态,才能响应土体所经历的实际应力路径,得出更可靠的试验结论。为了研究青海重塑黄土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本文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HCA)对其进行一系列大主应力轴循环旋转试验、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后剪切试验、定向剪切试验以及剪切破坏后试样的SEM试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重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基于教学创新团队的视角,以工程岩土课程为例,对提升团队思政能力、优化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方法和完善思政评价等进行探索,提出应充分发挥教学创新团队优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共同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效果的新思路。
目的: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高海拔地区尿毒症患者中关于矿物质和骨异常(MBD)的流行病学数据极为罕见。本研究旨在讨论高海拔地区MHD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当前发生现状,并探究CKD-MBD相关的危险因素。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工作人员在后期对于CKD-MBD的改善供应一些临床数据。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青海省的四所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减少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收集患者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心肌纤维化指标;分析每一组患者一般资料、心肌纤维化指标、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NYHA分级、KC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及抗体滴度水平与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按照其术前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及抗体滴度水平分为较高水平组和较低水平组,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线性关系,用ROC曲线法分析激素及抗体滴度水平对病理特征的诊断价值。结果TSH值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炎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同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功能领域的认知功能障碍,我们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TI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炎症因子、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目的是为TIA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1.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3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病例
Apelin/APJ系统广泛,参与血管生长、内环境稳态和能量代谢等生物学功能过程。Apelin-13作为apelin的主要活性肽,是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或病理进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系统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异常增殖是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网膜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及病情进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01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370例(T2DM&CHD组),并收集同期就诊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83例(T2DM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两组患者糖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107例,根据术后是否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分为两组,研究组术后早期使用洛铂和氟尿嘧啶进行2次腹腔热灌注治疗,对照组未行腹腔热灌注治疗,两组都在快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下进行管理,对比术后肿瘤标志物、胃肠道功能恢复、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肿瘤
目的:动态检测西宁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碱剩余值,探讨其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宁地区2017年12月-2020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ICU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动态检测患者入院乳酸、入院后6h、12h、24h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值,并计算入院6h、12h、24h乳酸清除率。同时监测各项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入院24小时内各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