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中头颈部多原发癌的发病情况,阐述头颈部多原发癌的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危险因素,增加临床医师对头颈部多原发癌发病规律的认识,降低该病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的恶性肿瘤病例648例,筛选出其中68例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同期收治的8758例患者中共有恶性肿瘤648例(7.40%),包括男性患者490例,女性患者158例。其中有68例恶性肿瘤因先证癌(preclinical cancer,PC)或第二原发癌发生在头颈部而被诊断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占比为0.78%(68/8758)。自2014年至2017年多原发癌年占比依次为:0.72%、0.72%、0.77%、0.86%,呈上升趋势。多原发癌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7例,其男性比例较单原发癌组高(χ~2=8.18,P<0.05)。先证癌确诊年龄为26~85岁,中位年龄57岁,平均年龄约56.85岁。二重癌62例(91.2%)、三重癌6例(8.8%)。多原发癌组与单原发癌组口腔癌、喉癌、下咽癌的分布不同(χ~2=7.75,P<0.05),下咽癌的多原发癌发病率(23.81%)最高,其次为口腔癌(14.71%)、喉癌(9.33%)。口腔癌、下咽癌、喉癌最常见的伴发或后发的原发癌均为食管癌。有45例(66.18%)第二原发癌与首发癌间隔时间小于5年。22例患者曾行放射治疗,有放化疗史的患者异时性多原发癌的比例更高(χ~2=18.64,P<0.05)。同时性多原发癌3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33例,其性别构成比无明显差异(χ~2=0.78,P>0.05),同时性多原发癌(simultaneous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的首发癌确诊年龄较异时性多原发癌(iso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cancer,IMPC)大(χ~2=8.95,P<0.05)、其放弃治疗者也较异时性多原发癌多(P<0.05),同时性多原发癌平均生存期约1.21年,异时性多原发癌总平均生存期约10年、后续癌的平均生存期约2.33年。44例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男性吸烟饮酒事件明显高于女性(χ~2=6.40,P<0.05)。先证癌与第二原发癌治疗方式无差异(χ~2=4.68,P>0.05)。结论:1、发生多原发癌概率最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依次为下咽癌、口腔癌、喉癌。2、头颈部多原发癌并发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大,故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建议将电子胃镜检查列为常规的术前检查及术后定期的随访检查手段。3、第二原发癌与首发癌间隔时间多小于5年,应注意加强发现首发癌后的前5年的随访;同时加强恶性肿瘤放疗后的长期定期随访。4、在制定放射治疗方案时,需将多原发癌的发生纳入考量范畴。同时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并注意周围组织器官的放射防护。5、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多原发癌患者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