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保存有一片完好的以甜槠、木荷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组成和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种影响的长期性及不可逆性还没有太多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古田山5 ha样地为例,主要探究2008年雪灾对后续的群落恢复过程的影响及群落后续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灾后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2012年和2017年在古田山5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两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生长型、径级结构等群落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群落动态与坡度、海拔等非生物因子和物种丰富度、植株密度等生物因子的关系,对群落遭受冰雪灾害后的影响及驱动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1)2012年样地内共有DBH≥1 cm的木本植物17398株,隶属于52科108属158种;2017年样地内共有植株16401棵,隶属于53科108属158种。以甜槠、柳叶蜡梅等为优势种。5年间新增3个物种,消失了3个物种。新增与消失的物种均为稀有种,稀有物种重要值排序变化较大。总体而言,5年间共有145种物种重要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总体稳定,优势群体所受雪灾影响低于群落总体水平,稀有种及偶见种受影响较大,变化明显且存在不可逆性。(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物种的物种多样性指标存在变化,其中小灌木和灌木或小乔木两种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变化:小灌木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出现下降(P<0.05),灌木或小乔木群落Pielou指数上升(P<0.1),即不同生长型物种多样性变化差异明显,该现象主要与雪灾后林窗形成发展有关。样地内个体数和胸高截面积存在显著差异:群落个体数存在显著减小现象,胸高截面积存在显著增加现象。对于种间关系的研究发现5年间物种多度、胸高截面积、频度和重要值次序均无明显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间优势关系5年间的稳定性,即在极端干扰后稳定的大环境下森林结构动态方向恒定。(3)群落径级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径级增加,个体数呈现减小的趋势,径级-个体数图呈倒“J”型结构,总体结构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群落植株主要为小径级植株。多数径级补员率大于死亡率,而小径级个体死亡率与补员率相近,个体数减少明显。小径级群落个体数和胸高截面积均存在显著变化。总体上,小径级个体动态变化影响群落整体动态变化,群落更新状态良好,灾后群落植株生长型正朝着灾前状态恢复,灾害带来的一些影响被逐步抵消。(4)探讨了部分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2012-2017年常绿阔叶林死亡、补员及胸高截面积变化率的影响。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植株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海拔、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竞争指数、物种丰富度、坡度、Pielou指数为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群落死亡率主要受平均胸径、平均海拔、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竞争指数、物种丰富度、坡度、Pielou指数的影响,其中物种丰富度、坡度、Pielou指数与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群落补员率主要受植株密度、平均胸径、物种丰富度、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其中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与补员率呈正相关(P<0.05);群落胸高截面积变化率主要受植株密度、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平均胸径、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其中与平均胸径、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呈负相关(P=0.1054)。坡度、海拔等地形因素在灾害发生时对群落结构产生极大影响,在后续恢复过程中同样影响着群落发展,物种丰富度、群落竞争等生物因素在后续恢复过程中影响结构动态。(5)本研究分不同径级探讨了环境因子对2012-2017年常绿阔叶林死亡率、补员率的影响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1-5 cm和5-10 cm两个径级范围内,解释率较高。1-5 cm径级植株的个体死亡率与物种丰富度S呈负相关,与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竞争指数呈正相关;补员率与植株密度、平均胸径、物种丰富度S呈负相关,与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呈正相关。5-10 cm径级植株的个体死亡率与平均胸径、凹凸度、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竞争指数呈负相关,与植株密度、物种丰富度、坡度、坡向、Simpson指数、种内竞争指数呈正相关;个体补员率与平均胸径、坡度、Shannon-Wiener指数、种内竞争指数呈负相关,与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呈正相关,以上结果的P<0.05。1-5 cm径级群体在恢复过程中主要受竞争等生物因子影响,与之相比的5-10 cm径级群体还受到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综上所述,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在2012-2017年间群落组成稳定,优势种基本保持不变,群落径级结构为倒“J”型,群落整体更新状态良好。小径级植株死亡率和补员率较高,群落资源竞争激烈。对影响因子的研究显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共同对植株生存造成影响,其中坡度、海拔等为主要非生物因子,物种丰富度、植株密度、平均胸径和种间竞争等为主要生物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更新良好,种间关系稳定;另一方面,不同径级群落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小径级群落资源竞争激烈。后续可结合土壤因子、气候(光照资源、温差等)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