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占所有肿瘤的9%,且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因此,探索其在分子水平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方法很关键。目前被证实的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遗传缺陷不足以解释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表观遗传修饰也参与肿瘤的形成。DNA的甲基化是发现的最早的基因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基因失活,业已发现多个基因的异常高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频繁发生。MGMT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6,在所有正常细胞表达,主要是保护DNA免受烷化剂的攻击。MAL基因于人类染色体2q13,在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GMT和MAL基因在食管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DNA甲基化可能是其失活的机制之一。但关于结直肠癌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GMT与MAL基因甲基化是否具有协同作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且两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及预后有无相关性,目前结论不一致。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MGMT及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探讨MGMT及MAL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二者的甲基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3年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新鲜手术标本46例,包括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距癌组织>5cm),所有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的诊断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且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MGMT和MAL的甲基化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交叉表的关联分析。结果1. MGMT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6.96%、6.5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结肠直癌与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MGMT甲基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MAL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5.22%、8.69%,两者相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显著性差异(P<0.001)。2. MGMT的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的分期无相关性(P>0.05)。MAL基因的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上述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MGMT基因和MAL基因的甲基化呈正相关(rp=0.370,P<0.05)结论1. MGMT和MAL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 MGMT和MAL基因的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3.联合检测MGMT和MAL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