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机器人建图与目标追踪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594825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是一种通过各类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然后使用计算机控制车辆运行的高新技术。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需要人类的干预,是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使用单目相机和多线激光雷达为传感器,针对无人驾驶场景下的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点云地图构建以及多目标检测与追踪。在无人车导航场景下,点云地图可以作为先验信息使无人车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功能。本文使用相机和激光雷达融合进行建图工作,首先使用单目相机计算无人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姿变换矩阵,将其作为先验值提供给激光雷达,而后使用激光雷达帧间特征匹配计算无人车的位姿变换,最后以较低的频率将当前点云帧与局部地图进行位姿匹配,构建出初始点云地图,并建立位姿图中的弱约束边。同时,针对初始点云地图出现断裂的情况,使用单目相机提取视觉关键帧,并在无人车建图过程中持续进行回环检测,如果检测到环境回环就在位姿图中建立强约束边,并使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位姿图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无人车的最优位姿,并优化点云地图。在无人车导航过程中,多目标追踪是对车辆周围多个移动目标进行检测和追踪,实现对环境感知的任务。本文将多目标追踪问题转化为二部图匹配问题,首先使用单目相机和多线激光雷达的感知数据对无人车周围的目标进行检测,而后对两种传感器各自检测到的目标进行关联,接着使用卡尔曼滤波预测目标在下一个时刻的运动状态,然后提取检测目标与追踪目标的位置信息以及色彩特征信息等构建帧间目标的关联矩阵,最后使用匈牙利算法对前后两帧数据之间的目标进行数据关联,并更新目标的运动轨迹。本文选定了一个室外场景(150 m*200 m)进行融合建图和多目标追踪的实验。在融合建图实验中,对比了未使用全局优化的点云地图和使用全局优化后的点云地图,验证了回环检测和全局位姿优化对地图精度的提升。在多目标追踪实验中,先使用公开的KITTI数据集对比多目标追踪算法与其他主流算法的性能提升,然后在真实的园区场景下进行追踪实验,并展示了在几个有挑战性的场景下的追踪效果。
其他文献
半监督学习是当前深度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大量无标签样本以及少量无标签样本进行图像分类的方法。传统的半监督学习的主要方法有协同训练、半监督支
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由于其发病率高、致盲率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研究中,主要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采集到的患者眼底图像进行分类,并以医生的临床经验
模型修复是一种新的过程挖掘应用技术,它以事件日志和过程模型作为输入,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发现过程模型中出现的偏差,再对过程模型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模型应当与原始模式相
自无损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水稻等农作物的无损检测方法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跨学科方法种类繁多,但多集中于遥感探测领域,由于近地面大气扰动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设备的大量增加会导致通信流量的指数增长。为了支持大规模移动设备通信,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和非正交多址(NOMA,Non-Orthogonal
跨语言词语表示方法能够把两种或多种人类语言的词语表示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中,为各种语义计算和知识迁移提供基础支撑。大多跨语言词语表示方法,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监督知识来训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脑退行性疾病,它不可逆转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药物。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但承受
稀疏重构模型在图像处理、压缩感知、复杂网络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研究稀疏重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重构算法是稀疏重构
伏安电子舌是一种模仿人类味觉机制的新型检测仪器,近年来在食品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电子舌设备存在成本高、体积大以及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等缺点,同时其现有
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相结合,目前已在多种复杂决策任务的处理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通用性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网络模型并根据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