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与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了PPCPs在城市污水、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群中的存在,然而针对PPCPs类污染物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的研究尚十分有限,尤其是低剂量长期暴露下的生殖/繁殖毒性效应。本研究根据我国地表水的PPCPs污染现状,筛查出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PPCPs清单,根据繁殖毒性类化合物特殊作用模式,构建基于特定生物类群特定测试终点的效应评估体系,对典型繁殖毒性PPCPs开展多等级水生态风险评估案例研究。以荷兰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其他国家现有的筛选方法、水质基准推导指南和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从可靠性、相关性和精确性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数据质量评价准则与使用规范,并以此为标准筛选出PPCPs最敏感测试终点的生态毒理数据,以近10年内文献报道的我国地表水PPCPs最高检出浓度作为环境暴露浓度,采用风险指数法(Riskindex, RI)筛选出20种具有潜在繁殖毒性风险的PPCPs清单,包括2种抗生素、6种激素类药物,4种其它药物和8种个人护理品,其中风险最高的3种PPCPs依次为乙炔雌二醇(RI=115730)、壬基酚(RI=179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RI=1752.65)。从筛选清单中选取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作为典型PPCPs,基于生存、生长、繁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种测试指标的慢性毒性数据,分别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发现繁殖毒性测试指标对DEHP最敏感。利用慢性繁殖毒性数据推导5%物种受到危害时的浓度(HC5),计算风险指数,发现我国69.2%的地表水对水生生物具有风险(RI>1),同时概率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中DEHP浓度超过繁殖毒性HC5的概率为72.22%,远远高于基于生存、生长毒性数据的评估结果。因此,基于繁殖毒性,尤其是鱼类繁殖毒性效应的测试指标,更适合用于繁殖毒性类化合物的生态效应评估。以三唑类药物三唑酮为目标化合物,研究其对不同水生生物的繁殖毒性效应及其最敏感测试终点,并采用风险指数法评估农作物施用三唑酮后对周围地表水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三唑酮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其敏感性依次为:青鳉鱼>大型溞>萼花臂尾轮虫>非调和异星美星介>紫背浮萍。根据环境预测浓度和基于繁殖毒性数据推导的预测无观察效应浓度,发现棉花喷洒三唑酮后对河流和池塘的潜在风险(RI>1)分别持续60 d和90 d以上。因此,三唑酮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长期暴露可能会对水生生物繁殖造成一定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