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发展瓶颈,“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粗放式发展模式使环境资源难以承受经济发展之负。在此背景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是否具有“绿色基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道路势在必行。为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挑战,应积极推进相应环境政策改革,其中,排污权交易规制作为一种市场化机制,能够响应国家“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号召,不仅可以实现环境污染总量减少,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重要指导。因而本文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研究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 本研究首先在梳理与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波特假说”理论对排污权交易规制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引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提出排污权交易影响绿色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概念模型;其次,完善相关变量的现有量表,针对研究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检验形成正式问卷;最后,对有效的421份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17.0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样本描述、数据质量检验、差异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探讨排污权交易规制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排污权交易规制对绿色转型升级存在正向影响;(2)不同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有不同影响,其中,免费分配制度对绿色转型升级没有显著影响,标价出售制度和公开拍卖制度对绿色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开拍卖、标价出售、免费分配;(3)绿色技术创新对于排污权交易规制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有中介作用,并认为绿色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强于绿色工艺创新。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实现资源化、节约化的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及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