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沿用传统的冷轧辊毛化工艺毛化后的冷轧辊的耐磨性能差,需要频繁换辊,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质量。Topocrom镀铬毛化工艺是近年来研发的冷轧辊毛化技术,该工艺是通过对电沉积铬毛化工艺脉冲参数的改进,得到的试样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本论文以无间隙原子钢(IF钢)为基材,通过设计方波脉冲、双向脉冲波形,模拟冷轧辊表面电沉积铬毛化工艺,研究不同脉冲波形下的各个工艺因素对毛化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镀层的性能。研究方波波形及其工艺参数(占空比、峰值电流密度、电镀时间、频率)对镀铬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够得到具有一定粗糙度且结晶状态为半球状凸起的镀铬层,实现了金属表面的毛化,并且硬度较高,基体与沉积层的结合力较好。沉积层表面粗糙度Ra在2.42~4.36μm之间,峰值密度Pc在34.2~59.3pks/cm之间,且粗糙度与峰值密度相关性较强;当峰值电流密度为100 A·dm-2,占空比为80%,频率为30 Hz,总沉积时间为60 min时,沉积层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大值4.36μm,峰值密度也达到了最大值59.3 pks/cm。研究双脉冲波形及其工艺参数(占空比、峰值电流密度、电镀时间、频率)对镀铬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重组双脉冲波形各工艺参数,提高沉积层质量;结果表明,优化重组后试样表面均得到了较好的毛化效果。当正脉冲电流Ia为300 A·dm-2,负脉冲电流11b为40 A·dm-2,正脉冲保持时间TF为120 ms,负脉冲保持时间TR为12 ms,总电镀时间t为90 min时,试样表面粗糙度Ra及峰值密度Pc均有较大值即粗糙度Ra为:3.59μm,峰值密度为:83.5pks/cm。所有试样沉积层的硬度值均在1000 HV以上,耐磨性较好。方波波形与双脉冲波形相比较,方波波形能得到更明显的铬瘤等半球状凸起,粗糙度相对较高,双脉冲波形工艺参数优化重组后,峰值密度较方波波形要高,且由于镀层更加致密,硬度均在1000 HV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