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不仅给语用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同时,也为其它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学科之中,阐释了翻译的关联观,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道路,从而证明这个理论对跨文化语言交际和翻译有着充分的解释力。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交际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期望,即读者希望以最小的处理努力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的交际模式给隐含信息的存在提供了合理解释。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隐含信息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望相一致的。人类的交际不仅依赖于文本本身,还受制于交际推理中的语境。交际中所产生的隐含信息只有得到正确的判断、推理才能产生充分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让读者以合适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译者带有双重推理的任务,他要能够从原文中的交际线索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同时还必须了解读者的认知环境,才能很好的将原文意图传达给读者,有效的完成翻译任务。
莎士比亚悲剧诸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堪称世界经典。含蓄美是莎翁悲剧对白的特色之一,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含蓄,使得对白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含信息,这就对译者常常提出了很多要求,如时刻考虑戏剧的演出因素,要译出双关、隐喻、委婉语等含有隐含信息的表达手段,无疑是重要的。虽然国内对莎剧汉译本的研究可谓五彩纷呈,但鲜有对莎文本中隐含信息汉译的系统评述。
本研究选择莎翁悲剧中的四部经典著作:《哈姆雷特》、《马克白》、《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梁实秋和朱生豪各自译本作为语料,从修辞隐含信息与文化隐含信息这两个大的层面选取的42个翻译实例为出发点。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运用定性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讨论了梁实秋和朱生豪二者在处理莎翁悲剧对白中隐含信息策略之不同,这些不同对戏剧翻译有何启示,以及二位译者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
经研究发现:朱生豪翻译隐含信息的策略和梁实秋存在很大的不同。朱翻译莎剧的目的是将莎士比亚普及于中国读者之间,所以为了译本对译语读者达到原文对原语读者类似的语境效果,很多隐含信息在翻译时被删除、改写或者替换了,他以意译为主。然而,梁实秋译莎宗旨是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意在呈现最大限度的反映原文风貌,所以他主要采取的是直译和直译加注的策略。但因为戏剧本身的一些特点,直译加注不适合于戏剧对白中隐含信息的翻译。也以此得出启示,归纳出戏剧对白中隐含信息的翻译可以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阐释和套译的策略。
在描述完以上翻译现象之后,本研究又从两个大的层面对朱译和梁译进行了一定的解释:首先,译者本身,诸如不同的社会背景、翻译目的以及对读者考虑的因素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不同翻译策略提供的关联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译语读者付出的处理努力以及对他们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不相同;其次,戏剧对白本身的特点诸如戏剧语言必须易懂和简洁对翻译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戏剧语言的易懂决定了译者在处理隐含信息时,不能让译语读者付出太多的处理努力去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由此可见,戏剧对白中隐含信息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不仅要抓住原文作者的意图,还要将此意图再现给译语读者,并且确保他们通过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合适的语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