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滨水区是连接自然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纽带,是水体到城市中心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景观空间,对展示城市形象和丰富市民生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滨水区的理论研究和景观实践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本论文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建设蓬勃发展的机遇,在进行大量理论积累前提下,结合我国城市滨水区发展的现状和实例分析,对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景观营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对城市滨水区空间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分析阐述。在第一部分绪论中简述了城市滨水区空间规划建设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介绍国内外关于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从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类型、相关设计理论综述、景观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进行概述;第三部分分析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从结构分析和体系建构两部分分析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构成;第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从生态空间、景观空间、夜景空间和特色文化空间四方面,对城市滨水区空间营造方法进行探讨总结;第六部分胶州市三里河滨水区公共空间规划实例分析;第七部分,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本文重点以胶州市三里河滨水区详细规划评析为例,总结了滨水地区多层次基面的立体化空间营造方法,在详细规划中注入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元素,充分采用“整合”和“三维”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城市滨水空间要素分离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