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城乡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民工是从原籍到流入地的流动,这一流动人口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群体。农民工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买得起住房,大部分农民工靠其他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农民工相对于城镇人口在经济、户籍和社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农民工大部分从事着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工作,工资收入低且工作时间长,并且没有城镇户口,无法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特别是住房保障。同时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经常居无定所,其住房情况复杂,很难纳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因此,笔者对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富有可行性的对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总结各地实践经验,探索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相关概念的界定,以社会融入和社群隔离、住房的双重属性、社会公平与正义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必要性;第三章通过对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从法律法规、制度安排、财政支持、农民工自身缺陷四个方面剖析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通过比较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解决低收入阶层进城后住房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希望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章从保障原则、法律法规、制度安排、社区融合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