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卵巢癌是妇科第一位的致死疾病。因为卵巢癌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的卵巢癌患者被诊断时已经播散到腹腔和远处转移,致使5年生存率少于20%,因而转移是导致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卵巢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分子靶向治疗,对于制定临床综合治疗卵巢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SEI-1(又名TRIP—Br1)属于TRIP—Br基因家族的成员,已被证明是一个癌基因。研究表明,SEI-1直接与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相互作用有助于CDK4/cycinD复合体抵制p16(INK4a)对其的抑制作用参与调控细胞周期。SEI-1作用于E2F效应启动子整合由含有PHD锌指和/或bromodomain结构域的蛋白,如CBP/p300,KRIP-1蛋白提供的细胞生长信号来调控E2F转录相关基因表达参与转录调节,还可以直接结合转录因子DP-1蛋白,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SEI-1在卵巢癌细胞19q13.1高度扩增,且SEI-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然而,SEI-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其分子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癌基因SEI-1在卵巢癌增殖与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EI-1在卵巢癌新鲜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RT—PCR与WesternBlot筛选SEI-1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瞬时转染siRNA靶向敲除SEI-1基因,通过生长曲线、克隆形成与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法分析SEI-1与卵巢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能力的关系;应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卵巢癌细胞株中SEI-1基因沉默后的差异表达的肿瘤相关基因,然后应用WesternBlot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癌组织芯片中SEI-1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它们的相关性,以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学资料的关系。
研究结果:
1.用siRNA干扰的方法降低了内源性高表达SEI-1的卵巢癌细胞株110-8910细胞中SEI-1的表达水平可以在体外抑制细胞增殖。
2.siRNA干扰的方法降低了内源性高表达SEI-1的卵巢癌细胞株H0-8910细胞中SEI-1的表达水平可以在体外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3.利用Real—TimeRT—PCR筛选SEI-1siRNA干扰后mRNA水平受到调节的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然后挑选了MMP9和MMP3两个基因,利用WB方法再去检测其蛋白水平改变。发现MMP9在SEI-1干扰组明显下调,而MMP3的无明显改变。MMP9阳性表达与SEI-1表达上调的卵巢癌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SEI-1表达上调的病例(p<0.05)。
4.14对新鲜卵巢癌组织用于RT—PCR的检测,其中7(50%)对表现为癌组织中SEI-1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的正常卵巢组织。在12对新鲜卵巢癌组织用于WesternBlot的检测,其中7对(58%)表现为癌组织中SEI-1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的正常卵巢组织。SEI-1表达上调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在组织学分级中,G3上调比例最高,临床分期越晚SEI-1上调比例越高(P<0.05);SEI-1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结论:
1.SEI-1小分子RNA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HO—8910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这种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
2.卵巢癌组织中SE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SEI-1表达上调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肿瘤分级高、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或临床分期晚者SEI-1表达上调比例高。SEI-1表达上调是卵巢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SEI-1在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十分重要的癌基因作用,有可能成为将来分子靶向治疗卵巢癌的潜在靶点。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卵巢癌是妇科第一位的致死疾病。因为卵巢癌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的卵巢癌患者被诊断时已经播散到腹腔和远处转移,致使5年生存率少于20%,因而转移是导致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卵巢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分子靶向治疗,对于制定临床综合治疗卵巢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于1966年Bloom和Bennett等首次发现并命名。尽管MIF发现较早,但对该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直到1989年cDNA被克隆后,才逐渐深入。到目前为止,认为MIF是一种独特的促肿瘤发生的细胞因子,MIF可能直接影响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癌基因诱导的恶性转化,还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抑制抑癌基因P53的功能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从多个层次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IF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目前还没有报道通过siRNA干扰人卵巢癌细胞株研究MIF对其的作用。本研究探讨MIF基因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意义。
方法:
用脂质体OligofectamineTM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靶向敲除MIF基因,以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I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体外迁移、侵袭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分析MIF对卵巢癌HO—8910和OVCAR—3细胞迁移力、侵袭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F蛋白在卵巢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比较,瞬时转染MIFsiRNA的HO—8910和OVCAR—3细胞中MI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2.MTT法细胞增殖实验中,转染MIFsiRNA的两株卵巢癌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
3.转染了MIFsiRNA的HO—8910细胞穿膜细胞数(MIF—sil:48.0±7.3andMIF—si2:38.0±3.6)与阴性对照组(NC:78.0±8.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其穿过铺了Matrigel膜的细胞数(MIF—sil:35.0±5.0andMIF—si2:30.0±5.6)也显著少于阴性对照组(65.0±4.6,P<0.05)。同样,转染了MIFsiRNA的OVCAR—3细胞穿膜细胞数(MIF—sil:40.0±4.5andMIF—si2:42.0±3.0)与阴性对照组(NC:65±2.1)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过铺了Matrigel膜的细胞数(MIF—sil:25.0±3.0andMIF—si2:27.0±3.4)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8.0±2.4,P<0.05)。
4.在69例卵巢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中,有37例(53.6%)出现MIF蛋白的阳性表达,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MIF基因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担当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分子靶向治疗卵巢癌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