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人口已经基本完成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转变。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初期的35岁左右,上升到现在的69岁。在一些大中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更高。但是,这种转变的结果却促使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趋向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呈加速趋势。今后25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将由10%上升到19.7%。老年人数由1.29亿增加到2.88亿,是目前的2.24倍。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之一,就是人群健康模式和卫生服务需求的重大变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难以治愈的数种疾病共存和带病生存,以及需要长期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是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共性。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卫生事业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医学教育、医学科研以及综合性大医院建设,而忽略了现代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这种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和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并没有完全随着近些年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而进行有效的变革,致使原本就不充足的卫生资源配置更加不合理,不仅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也难以保证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和他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需求。 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现有卫生服务系统状况以及在此系统中,医学护理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和配置现状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卫生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运用供需平衡的原理,提出了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卫生资源配置构想,以及实现这种结构和配置的途径与方法。这就是,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明确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和收费标准;调整现有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和配置;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有关家庭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增加各级政府对基层社区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