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征管制度对国家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设计税收征管制度可以提高国家经济运行的绩效。本文将税收征管制度分为纳税服务、税源监控、税额确定、税款征收和税务检查五项子制度,并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税收征管的实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第一部分分析纳税服务制度。纳税服务的根本问题是降低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其目标是使由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构成的社会总成本最低。但由于纳税成本是征税主体的外部成本,而征税主体是纳税服务制度的主要设计者,这就造成了纳税服务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外部成本问题,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低,应该通过制度促使征税主体将纳税成本内部化。第二部分分析税源监控制度。税源监控制度是解决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这一结构性问题的必要制度安排。税源监控从根本上可以划分为道德激励和价格激励两类。作为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价格激励措施会对经济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带来预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应当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合理设计价格激励措施,提高税源监控的有效性。第三部分分析税额确定制度。由于税源监控制度的不到位以及证据发现的成本约束,使得税额确定划分为两类模式,法定模式和核定模式。由于核定模式给予征税主体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往往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秩序。因此,有必要通过治理模式的构建,带来税额核定的确定性,形成经济秩序。第四部分分析税款征收制度。经济主体的各类活动会对国家税收的实现带来风险。为了消除和降低风险,征税主体往往通过提前征收或者延缓征收税款的方法,避免国家税收遭受损失。但提前征收和延缓征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应当将税款征收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时间点上。为此,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机制,保护征纳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第五部分分析税务检查制度。税务检查是遏制税收流失的重要手段。从微观上分析,税务检查是征纳双方的博弈,征税主体应当合理分析,制定有效和灵活的税务检查策略。从宏观上分析,税务检查的目标是将税收流失控制在最优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