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胜利举办,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口译作为一种沟通媒介与方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学术界口译作为一种学科也得到了译员、各类专家和翻译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基于大量的口译实践研究,法国释意派理论创始人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于1968年发表了《国际会议议员—言语与交际问题》,为释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的研究人员,借鉴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相对成熟的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长期的口译及笔译实践以及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特征明显,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释意理论赋予了语言学、修辞学中语言、言语以及明喻和暗喻等名词新的内涵和外延,并提出了“脱离原语外壳”等重要概念,主张译者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是源语作者要传达的意义和内容,而不是源语的语言外壳及形式。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会议以及公众讲话的场合。在口译实践中,不同译者脱离语言外壳的能力差异、翻译对象的选择等因素会对译文的可懂性会产生深远影响。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作者对母语分别为英语和汉语的两位译者所做的汉英交传译例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定量及描述性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在汉译英交替传译过程中,母语为英语的译者提取源语信息量较大,“脱离源语外壳”的程度更高,并善于捕捉讲话人的意图和动机,同时将言语看作翻译的对象。母语为汉语的译者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因其对源语的认知知识和认知补充掌握得较丰富,有助于对源语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从而创造出更加细致准确的译文。最后,本文为两位译者提出取长补短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够对今后的口译研究及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