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专职人员,在班级管理、塑造班级文化、培养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者们把“班主任”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其中,班主任专业发展思想的提出将有关“班主任”的研究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班主任以人为工作对象,没有关于完整的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就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就会变成一纸空谈。鉴于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必须高度关注其专业发展的变化及程度。小学班主任教育对象的年龄在8-13岁之间,其身心发展处于感知外界、模仿成人、求新求变这一感性发展阶段,他们迷恋感性的物质、有着较为庞杂的信息量、有丰富的个性化行为表现,面对这样一群鲜活的个体,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方面,如何以一种形象生动、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工作方式来接近学生、影响学生,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这是小学班主任与中学、大学班主任相比的最大的不同点。而新任班主任缺乏实践经验,研究该群体的专业发展变化,挖掘其存在的经验与困惑,对其他小学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这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当前我国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多数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演绎推理,并且常把班主任假设为相对统一的、无差异的群体,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针对性有待明确。笔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两名小学新任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访谈等方法积累研究素材,再现新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亲身体验,真实反映新任班主任的经验、困惑及诉求等,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精神层面、发展层面四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期待能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寻求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