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初期,随着五四运动的热潮,大量外国文学涌入中国。其中,俄国文学因其优秀的创作水平、深刻的思想理论以及地缘优势所带来的文化亲近感,成为中国作家最为青睐的学习对象,也对中国抗日小说的创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两国的社会现状及其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因此,反法西斯战争之前,中俄文学并非完全平行影响。但依旧能看出中国抗日小说在创作技巧、人物塑造与思想内涵等方面所受俄苏小说影响。本文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期,随着五四运动的热潮,大量外国文学涌入中国。其中,俄国文学因其优秀的创作水平、深刻的思想理论以及地缘优势所带来的文化亲近感,成为中国作家最为青睐的学习对象,也对中国抗日小说的创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两国的社会现状及其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因此,反法西斯战争之前,中俄文学并非完全平行影响。但依旧能看出中国抗日小说在创作技巧、人物塑造与思想内涵等方面所受俄苏小说影响。本文运用影响研究、接受研究方法,以30至60年代中国抗日小说为对象,分析俄苏文学对其影响成因以及表现,旨在填补中国抗日小说受俄苏文学影响研究的空缺,同时对20世纪30至60年代的中国抗日小说现状,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以巴金的《火》和茅盾的《腐蚀》为主要观照对象,分析托尔斯泰的“爱”与“忏悔”的人道主义精神、心理描写手法对两部作品思想塑造、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从社会背景、审美追求以及文学塑造和批判对象几方面出发,分析屠格涅夫对中国作家影响的原因。通过比较《马伯乐》《四世同堂》《山野》三部作品的“多余人”形象,分析不同社会主要矛盾下中俄“多余人”形象的异同。以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为例,探究屠格涅夫对中国作家如何在创作中平衡批判与抒情的影响。第三章,探究中国作家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如何吸收契诃夫的“小人物”视角与幽默讽刺手法,进行“国民性”批判,反映战争对普通人民身心的摧残与压迫。第四章,以萧军、丘东平的抗日小说为主,与高尔基、法捷耶夫和绥拉菲摩维支的战争小说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分析苏联战争小说对中国抗日小说结构、题材以及对战争本身深层的哲学观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家长和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已不仅仅满足于公立学校教育,而要进一步寻求更大的提升。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由此应运而生,并凸显出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然而,面对基础教育校外培训市场多元化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蓬勃发展的校外培训市场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培训需求,这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以P市基础教育校外培训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采
抖音以“音乐短视频社区”为定位,凭借强互动、简易性、年轻化等特点广受青年用户喜爱,成为短视频行业翘楚。在高校,无论是教室、宿舍,还是食堂、操场都可看到观看或者拍摄抖音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晒抖音”“刷抖音”“评抖音”的行列中。抖音所具备的接地气的内容、炫酷式的表达、惊喜式的呈现与沉浸式的传播等特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抖音过载的信息量、话语的失范与算法无价值等缺陷,也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道德准则或价值基准对他人或事物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自主机器人是可以自主进行决策的智能机器,遵从人类指令进行行动,但人类的指示并不是必须的。以往有关于自主机器人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个体对自主机器人和对人类道德判断上存在何种差异,而较少关心其它影响因素。心理距离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表明,在道德两难困境中,近心理距离下被试更易采取功利性行为,远心理距离下被试更易采取
随着我国征收补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征收补偿领域日益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敛财获利的新型犯罪集聚地。现阶段在这片新型犯罪集聚地上各种财产型、经济型与职务型共同犯罪日益呈现出高发、多发态势。各种层出不穷的共同犯罪行为出现不断突破法律的底线,踩踏道德的红线,触碰政策的高压线。其不仅背离了征收补偿制度设立的初衷,侵占了社会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而且也对社会的公平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面对这块新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从春秋演绎到当下,亘古不变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一角色。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变迁,当代社会成了一个无定的社会,老师的身份变得不明不白,教师角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开始割裂。大学老师常常以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自居,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个问题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中小学教师作为知识群体中最大的基数,与家家户户的幸福紧密联系,单纯的“教书匠”角色限制了教师的发展空间,
本文以“创伤、死亡与救赎”为切入点,选取童伟格的《王考》《无伤时代》《西北雨》《童话故事》为主要分析对象,童伟格其他作品为辅助参照,探讨童伟格如何从创伤与死亡中来理解台湾岛屿的历史与家族史,试图厘清童伟格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生与死、记忆与遗忘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而更深层次地观照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童伟格小说以家乡台北万里乡为叙事地点,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留下与离开、死去与复活、失落与寻找、记忆与遗忘,
利用Aspenplus模拟了某化工厂有机废液添加对水煤浆气化反应温度、合成气成分、产气量等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有机废液含量对煤气化反应的影响,为煤气化协同处理煤化工废液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以来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发展脉络,一条自传统主流文学而来,从杂志走向书店,凝结为厚重的精神故土;另一条则由大众文化衍生,从杂志走向网络,具有广阔的写作空间;二者遥相呼应,共同关注着中国的乡村与底层、聚焦于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用“非虚构”的文字构建当代中国的现实和真相,建构中国城乡形象谱系。本文以“非虚构”文本为切入点,以2010年《人民文学》创建“非虚构”专栏为起点,重点研究近十年来中国
在视觉文化时代,世界被建构成图像化方式,水墨以及包含水墨元素的共同体亦复如是。不论是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活跃在各类展厅、媒体的公共空间,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贯穿于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本文从视觉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水墨传统和现代的变量与恒量的分析,试图为其在视像时代确定坐标。所谓恒量指的是水墨作为一种观念蔓延在当今的视觉环境之中,它并非变动不居的,而是具有一以贯之的内涵;所谓变量则是以媒材或质料作为思
郑开禧为清朝的政治家、诗人和藏书家。本文作者将结合族谱、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资料,从四个方面对郑开禧及《知守斋诗集》进行论析:第一章为郑开禧生平考,分为三节。首节考述郑开禧家世渊源。主要梳理了郑家的迁徙历程,介绍了几位郑氏长辈和郑开禧生平。第二节为郑开禧生卒年考。郑开禧之生卒年众说纷纭,目前文献材料没有统一说法。笔者梳理郑开禧传世诗文,考证其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殁于道光十六年(1836)